现代经济学虽然来自西方,但经济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是源远流长。其中,《管子》是先秦著作中对经济论述最多并具有许多经济观点的古籍,其经济思想偏重在商品货币流通和市场经济范围,这正是先秦各学派经济论述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它提出处理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把重要商品如粮食、布帛、盐、铁等和货币流通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管子》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经济观点,也值得现在重温和挖掘:(1)政治、伦理规范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牧民》篇所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2)认定财富生产的根源是土地与劳动,如说“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并指出财富的生产“生于劳身”(《八观》),强调了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3)大力宣扬人们“自利”动机的积极作用,认为人们可以“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禁藏》)。(4)“轻重”是中国古代较流行而又独特的经济理论,虽非创自《管子》,却在此书中得到完整发挥和表述。轻重理论是一种价格波动理论,价格不固著在一定点上,而在一定幅度内由重到轻,由轻至重的波动。(5)其货币思想已接触到货币的职能等问题,特别是商品数量论思想贯彻到所有的商品货币关系分析之中,对后代各封建王朝的货币思想有重要影响。(6)在分配方面主张“贫富有度”(《国蓄》),以防止贫富过份悬殊。为达到此目的要求官府做到“富能夺、贫能予”(《揆度》)。(7)消费思想在重视“俭”的同时,又主张在特殊条件下要“侈”,因为“富者靡之,贫者为之”,“不侈,本事不得立”(《侈靡》),这种客观看待侈靡的消费观,即通过扩大消费以刺激生产和增加就业。(8)在财政思想上,主张不把国家财政收入完全寄托在强制性的赋税征课方面,而是把重点放在国营专卖事业的经济收入上。此外,如预定国家计划,即所谓“国轨”;主张全面经济调查并特别注意对人民群众的工艺技能、农业生产经验和医疗技术等知识的奖励和收集保存;鼓励国外贸易,注意市场功能,根据产品不同条件实行不同的价格政策或经济政策等,均各有其创见.
现代经济学虽然来自西方,但经济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是源远流长。其中,《管子》是先秦著作中对经济论述最多并具有许多经济观点的古籍,其经济思想偏重在商品货币流通和市场经济范围,这正是先秦各学派经济论述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它提出处理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把重要商品如粮食、布帛、盐、铁等和货币流通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管子》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经济观点,也值得现在重温和挖掘:(1)政治、伦理规范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牧民》篇所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2)认定财富生产的根源是土地与劳动,如说“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并指出财富的生产“生于劳身”(《八观》),强调了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3)大力宣扬人们“自利”动机的积极作用,认为人们可以“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禁藏》)。(4)“轻重”是中国古代较流行而又独特的经济理论,虽非创自《管子》,却在此书中得到完整发挥和表述。轻重理论是一种价格波动理论,价格不固著在一定点上,而在一定幅度内由重到轻,由轻至重的波动。(5)其货币思想已接触到货币的职能等问题,特别是商品数量论思想贯彻到所有的商品货币关系分析之中,对后代各封建王朝的货币思想有重要影响。(6)在分配方面主张“贫富有度”(《国蓄》),以防止贫富过份悬殊。为达到此目的要求官府做到“富能夺、贫能予”(《揆度》)。(7)消费思想在重视“俭”的同时,又主张在特殊条件下要“侈”,因为“富者靡之,贫者为之”,“不侈,本事不得立”(《侈靡》),这种客观看待侈靡的消费观,即通过扩大消费以刺激生产和增加就业。(8)在财政思想上,主张不把国家财政收入完全寄托在强制性的赋税征课方面,而是把重点放在国营专卖事业的经济收入上。此外,如预定国家计划,即所谓“国轨”;主张全面经济调查并特别注意对人民群众的工艺技能、农业生产经验和医疗技术等知识的奖励和收集保存;鼓励国外贸易,注意市场功能,根据产品不同条件实行不同的价格政策或经济政策等,均各有其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