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斯餵毒丸,美國貿易戰必勝
↧
小男孩把《传奇》唱出了天籁之音
↧
↧
在 OpenWrt/LEDE路由器上,安装配置 Shadowsocks 服务
在 OpenWrt/LEDE 路由器中使用 Shadowsocks、ChinaDNS 和 DNS-Forwarder 实现透明代理,请确保有一台 OpenWrt/LEDE 的路由。查看支持 OpenWrt/LEDE 的设备和固件:https://openwrt.org/toh/views/toh_fwdownload
在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自己配置源信息安装,第二种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如果闲麻烦可以直接使用第二种。
另外也可以直接上传文件到路由器里面使用命令安装
opkg install xxx.ipk
源安装
首先添加 GPG Key,只有这样,第三方的包才能通过签名验证
wget http://openwrt-dist.sourceforge.net/openwrt-dist.pub
opkg-key add openwrt-dist.pub
查看路由器 CPU 架构
opkg print-architecture | awk '{print $2}'
然后添加 /etc/opkg/customfeeds.conf
请将 {architecture} 替换成对应的 CPU 架构
src/gz openwrt_dist http://openwrt-dist.sourceforge.net/packages/base/{architecture}
src/gz openwrt_dist_luci http://openwrt-dist.sourceforge.net/packages/luci
更新 opkg
opkg update
安装软件
opkg install ChinaDNS
opkg install luci-app-chinadns
opkg install dns-forwarder
opkg install luci-app-dns-forwarder
opkg install shadowsocks-libev
opkg install luci-app-shadowsocks
一键脚本安装
wget http://openwrt-dist.sourceforge.net/auto_install.sh
chmod +x auto_install.sh
./auto_install.sh
CHNROUTE
使用 chnroute 区分国内外
更新 /etc/chinadns_chnroute.txt
wget -O- 'http://ftp.apnic.net/apnic/stats/apnic/delegated-apnic-latest' | awk -F\| '/CN\|ipv4/ { printf("%s/%d\n", $4, 32-log($5)/log(2)) }'> /etc/chinadns_chnroute.txt
配置
安装好后菜单上面会多一个“服务”菜单,会有“影梭、DNS 转发、ChinaDNS”三个子菜单
配置 Shadowsocks
请输入对应的服务器地址、端口、密码、加密方式保存就可以了。
透明代理和SOCKS5代理的服务器设置为上面添加的服务器,端口转发停用,不使用服务器转发端口。
配置 DNS 转发
配置 ChinaDNS
设置为启用,并启用双向过滤(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是否启用),端口和路由表保持默认,上游服务器设置为 114.114.114.114,127.0.0.1:5300 即可, 如果不需要压缩指针, 可以将 127.0.0.1:5300 改为 127.0.0.1#5300,127.0.0.1:5300 为 DNS 转发服务器,如图:
![]()

配置 DHCP/DNS
最后从菜单进入“网络-DHCP/DNS”
请保证所有配置已保存,服务已启用。
到此整个 OpenWRT 的 Shadowsocks 服务就算配置完成了,请重启路由器后测试网络访问是否成功。
IPK 安装包下载
请根据 CPU 下载对应的安装包
↧
安装基于java的ss客户端程序:shadowsocks-netty
首先搭建java环境:
接着是搭建maven环境。
如果你的客户机器为mac,则访问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8-downloads-2133151.html,选择Accept License Agreement,获得下载地址:
jdk-8u65-macosx-x64.dmg,下载这个jdk-8u65-macosx-x64.dmg文件,然后安装它。
然后,运行:
export JAVA_HOME=`/usr/libexec/java_home`
这样mac上的java环境就搭建好了。接着是搭建maven环境。
wget http://apache.mirror.anlx.net/maven/maven-3/3.1.1/binaries/apache-maven-3.1.1-bin.tar.gz
tar zxvf apache-maven-3.1.1-bin.tar.gz
cd apache-maven-3.1.1
echo '
export PATH=$PATH:
/root/apache-maven-3.1.1/bin'>>
~/.profilesource ~/.profile
cd ~
mvn -version
显示:
Apache Maven 3.1.1 (0728685237757ffbf44136acec0402957f723d9a; 2013-09-17 11:22:22-0400)
Maven home: /root/apache-maven-3.1.1
...
如上的显示则表明正确地安装了 Maven.
然后,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sfzhaohui/shadowsocks-netty
cd shadowsocks-netty
mvn package
(稍等一段时间,当前目录里面,会生成target目录,target目录里面会出现shadowsocks-netty-0.0.2-bin.zip文件。)
cd target
unzip shadowsocks-netty-0.0.2-bin.zip
(会释放出shadowsocks-netty-0.0.2目录)
cd shadowsocks-netty-0.0.2
bogon:shadowsocks-netty-0.0.2 brite$ ls
confshadowsocks-netty-0.0.2.jar
libshadowsocks-netty.bat
logsshadowsocks-netty.sh
bogon:shadowsocks-netty-0.0.2 brite$ nano conf/config.xml
bogon:shadowsocks-netty-0.0.2 brite$ cat conf/config.xml
显示: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config>
<local_port>1080</local_port>
<remotes>
<remote>
<ip_addr>your-vps-ip</ip_addr>
<port>ss-port-number</port>
<method>aes-256-cfb</method>
<password>your-password</password>
</remote>
</remotes>
</config>
bogon:shadowsocks-netty-0.0.2 brite$ java -jar shadowsocks-netty-0.0.2.jar
会显示:
2018-10-20 12:02:07 - load config !
2018-10-20 12:02:07 - load pac !
2018-10-20 12:02:07 - Start At Port 1080
不要关闭此终端窗口,然后设置浏览器的socks5代理服务器为127.0.0.1,端口为1080 ,浏览器即可翻墙。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ksfzhaohui/shadowsocks-netty
相关帖子:https://briteming.blogspot.com/2015/11/javalightsocks-java.html
↧
安装基于java的ss服务端程序:shadowsocks-netty-server
首先搭建java环境:
apt-get install -y default-jre (或者安装openjdk-7-jre)
apt-get install -y default-jre (或者安装openjdk-7-jre)
这样java环境就搭建好了。接着是搭建maven环境,参考http://briteming.blogspot.com/2013/10/linux-vpsjava-opoopress.html
wget http://apache.mirror.anlx.net/maven/maven-3/3.1.1/binaries/apache-maven-3.1.1-bin.tar.gz
tar zxvf apache-maven-3.1.1-bin.tar.gz
root@umh:~# cd apache-maven-3.1.1
root@umh:~/apache-maven-3.1.1# ls
bin boot conf lib LICENSE NOTICE README.txt
root@umh:~/apache-maven-3.1.1# cd bin
root@umh:~/apache-maven-3.1.1/bin# ls
m2.conf mvn mvn.bat mvnDebug mvnDebug.bat mvnyjp
root@umh:~/apache-maven-3.1.1/bin#
export PATH=$PATH:
/root/apache-maven-3.1.1/bin/
(设置环境变量)
root@umh:~/apache-maven-3.1.1/bin# nano ~/.profile
(把
export PATH=$PATH:
/root/apache-maven-3.1.1/bin/添加到~
/.profile文件的末尾。)root@umh:~/apache-maven-3.1.1/bin# cd ~
root@umh:~# mvn -version
Apache Maven 3.1.1 (0728685237757ffbf44136acec0402957f723d9a; 2013-09-17 11:22:22-0400)
Maven home: /root/apache-maven-3.1.1
Java version: 1.7.0_151, vendor: Oracle Corporation
Java home: /usr/lib/jvm/java-7-openjdk-amd64/jre
Default locale: zh_CN, platform encoding: UTF-8
OS name: "linux", version: "2.6.32-042stab103.6", arch: "amd64", family: "unix"
root@umh:~#
(运行
mvn -version
命令检验是否正确地安装了 Maven。如上的显示则表明正确地安装了 Maven。)然后,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sfzhaohui/shadowsocks-netty-server
cd shadowsocks-netty-server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 ls
README.md conf pom.xml shell src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 mvn package
(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target目录)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 ls
README.md conf pom.xml shell src target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 cd target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 ls
archive-tmp classes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bin.zip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jar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 rm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jar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 unzip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bin.zip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 ls
archive-tmp classes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bin.zip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 cd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ls
conf lib logs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jar shadowsocks-netty-server.bat shadowsocks-netty-server.sh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nano conf/config.xm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cat conf/confi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config>
<local_port>10820</local_port>
<method>aes-256-cfb</method>
<password>your-password</password>
</config>
root@umh:~/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java -jar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jar
不过命令:java -jar 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jar是运行在前台的,容易退出。我们可以利用systemd来把该命令运行为service:
nano /etc/systemd/system/shadowsocks-netty-server.service
内容为:
[Unit]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WorkingDirectory=/root/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
ExecStart=/usr/bin/java -jar /root/shadowsocks-netty-server/target/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shadowsocks-netty-server-0.0.1.jar
Restart=alway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然后运行:
systemctl start shadowsocks-netty-server
systemctl enable shadowsocks-netty-server
服务器端搭建完成。
至于客户端,通用通常的ss客户端程序。也可使用此文https://briteming.blogspot.com/2018/10/javassshadowsocks-netty.html里所说的客户端程序。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ksfzhaohui/shadowsocks-netty-server
↧
↧
微软的创始人逝世,让人落泪的彪悍而伟大的人生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微软的创始人是谁?
如果你认为是比尔盖茨的话,那么你绝对需要认真看看下面的文章
本文标题没有错误,因为微软事实上的创始人我们认为并非比尔盖茨
而是这位老兄,Paul Allen,保罗·艾伦.
此人的人生绝对值得说一下,太过强悍!
他出生于1953年1月21日,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实际上两个人只相差2岁,比尔盖茨是1955年生的.
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保罗是盖茨的"学长"
事实上,没有保罗,就没有现在的比尔盖茨,这是真的
那个时候他们在西雅图的湖滨中学读书,保罗14岁,盖茨12岁
站在旁边安静看着大哥哥操作的就是年幼的比尔盖茨了
是不是很萌?我们都说比尔盖茨是天才
但是其实保罗的天赋比盖茨还牛.
他们操作的这台机器叫做TELETYPE,不是最原始的电脑哦
怎么解释呢……应该就是一台商业电传打字机.
功能就是最原始版的纸质微信、QQ等,可以即时打字传过去给对方。
别笑,在没有电脑的时代,这可是很厉害的东西
两个天才儿童就是在这台打字机上开始学习编程.
正所谓英雄惺惺相惜,两个孩子在学校的机器上玩的不亦乐乎
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要知道,一开始,都是保罗手把手教盖茨玩这些的
随后,保罗开始发飙了,马上要上大学了
美国的高考有两种,一种叫SAT考试,一种叫ACT考试
这位老兄SAT考试成绩是1600分
可能大家不知道1600分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
满分!
要知道被誉为天才中的天才的比尔盖茨的成绩只有1590。
别小看这10分,这相差很大,能考1500以上的人不少
但是满分的极其罕见。
在当时其实还是很震动的,一个高考满分的人全世界都是超级猛的
哈佛来人邀请:你这样英俊的人当然来我们哈佛啦
斯坦福大学来人:你别听哈佛的,当然首选我们学校
加州理工学院也来人:你是真正的男人,当然不能去那些娘炮学校,来吧,你对理工如此有兴趣,当然来我们加州理工
麻省理工学院也抛出橄榄枝:你也知道,世界上天才最多的学校就是我们MIT,你这种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骨骼清奇,实乃天生武学奇才,还考虑什么?MIT是你最佳选择!
结果这位老兄选择的是……华盛顿州立大学……
华盛顿州立大学是个什么水平……
前面说的4个学校根据最新的世界大学QS排名都是1~4的顶级中的顶级名校
而我们的清华是17,北大是30,复旦44,交大59
而华盛顿州立大学……是391位……
这老兄1~4都不要去,要去391……
4所大学的招生老师估计血都吐的出来
他之所以去这个学校,是有个故事的,也是牛的不行
他和比尔盖茨一起研究的时候觉得中学的设备实在不行
所以乘月黑风高,两个人一起潜入离家里最近的华盛顿州立大学计算机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位于图书馆里面,而保罗的爸爸就是图书馆的副馆长
据说他是偷了他爸的钥匙进去的,两个人进去之后如获至宝
大学的设备不是中学的设备能比的,两人就开始乱搞
把原本的计算机设备全部搞成乱七八糟的,结果几次之后被人家活抓
弄得他爸很没面子,不过两个人的水平也在其中突飞猛涨
本来以为能安安稳稳毕业的,没想到他读了2年书又出幺蛾子
竟然觉得大学的课程太简单,太没意思,直接退学了
吐血……就这么直接退学了……
他爸差点没气死……他退学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霍尼韦尔公司在招聘程序员
就是现在的那个霍尼韦尔
然后呢,霍尼韦尔的程序员的工作并不能让他满意
当时的整体水平比较落后,他从事的大部分还是单片机的开发。
此时对于软件的热爱已经超出了一切
而我们的萌娃比尔盖茨也毕业了,考入了哈佛大学
这个时候保罗又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他不辞辛劳,天天去忽悠比尔盖茨
然后,比尔盖茨顺利的被他忽悠退学了……
可能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大学都没读完就出来创业的传奇故事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其实都是保罗在背后搞的事情?
退学之后出来干嘛呢?和保罗一起,创立了微-软
为何要有一个横线?因为当时不叫mircosoft,分开的,叫micro-soft。
1975年,微软成立。
你可能怎么都想不到,微软这个名字竟然不是比尔盖茨起的?
是,完全就是保罗起的,他们两个人堪称是全世界第一代的BASIC大师。
保罗的"瞎来"再一次体现在和IBM的订单上
大家都知道盖茨的妈妈是IBM董事的好友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其实微软的第一单是保罗"瞎弄"弄来的。
当时他们承诺为IBM开发一款操作系统,然后签订了合同
比尔盖茨浑身冷汗都下来了,因为签订合同的时候这个操作系统压根就没有影子,他们根本就没有东西。
当时他们手上唯一的家伙就是英特尔的8080计算机而已。
此时保罗充分发挥了"瞎来"的性格
直接买下了一款其他公司现成开发的QDOS系统(即后来的86-DOS)
自己改编一下,改成了IBM需要的PC-DOS,也就是后来风靡世界的MS-DOS系统。
所以后来很多编程者都在质疑DOS最初到底是谁开发的。
为此也打了很多的口水仗,但是毫无疑问,DOS在保罗的手上发扬光大
微软也彻底成为了世界顶级的软件公司,这是1981年的事情
而1982年他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淋巴癌,全名叫霍金奇淋巴瘤
这个病挺严重的,一般来说当时大部分的人会处于等死的状态
他却完全不管,一边处理微软的事情,一边和医生说:
"别怕,别管什么副作用,有什么新疗法全部给我上,我就不信了!"
接受了9个月的治疗后,他竟然奇迹般的战胜了病魔
就连医生也说太不可思议了,他微微一笑
如果这算开挂你也未免小看他了,2009年他再度换上另外一种淋巴癌
非霍金奇淋巴癌,医生再度判了他死刑,他笑笑说,我就不信
他竟然再次战胜了凶险的淋巴癌,医生都惊叹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长时间没有工作再加上自己身体的原因,他告别微软。
这是他的一个自述,微软8年后,生病让他思考了很多
他觉得是时候去探索一下世界了
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是……篮球和电影……
没错……微软的创始人玩篮球,因为他觉得一支他喜欢的球队太烂了……
他在1988年拯救了陷入分歧的波特兰开拓者队
他以一个外行的身份帮助球队成绩稳步上升,他成功了
他还经常把比尔盖茨拉过来看比赛
"哥牛逼不?软件能搞的好,篮球也能搞的好,你哥永远是你哥"
比尔盖茨佩服的五体投地……
此时他另外一项休闲娱乐活动:看电影,却正在受到冲击
同样是1988年,他一天路过西雅图电影院,看到当时最先进的全景电影因为没人看而要倒闭
可能要拆掉重新造其他的东西,他又收到孩子们的救救电影院的传单
因为当时电影院会定期对小孩子免费开放
他大怒,直接找负责人,买下了这个毫无投资价值的一对破烂
很多人劝他,你又不是搞电影的,你去接手这些干嘛
他才不管,经过他的运营,西雅图全景电影重新恢复生机
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地标,带活了整个电影产业,他又成功了
他的人生几乎搞一件事就成功一件,开挂到让人难以置信!
1995年,著名的梦工厂陷入困境,一年几乎拿不出几部像样的动画片
他的电影院也没片子可以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给他写信
他一拍桌子,"这帮人在搞什么鬼!"
大怒之下去了梦工厂,直接买下了18%的股份
然后在他这个完全不懂电影制作的外行的整顿下,
一批富有朝气的制作人和导演涌现,梦工厂起死回生
后续制作出了‘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等脍炙人口的动画片
同时他也深入制作各类反应社会民情的公益电影
最近的一部轰动全球的就是由安妮海瑟薇、布兰切特等参与的《女孩崛起》
帮助全世界了解到世界很多地方女性受到的压迫,缺乏教育和尊重
最终还筹集了210万美元用于女性的基础教育工作,可谓功德无量
从软件到篮球,后来到剧院再到电影制作
他几乎对任何一个行业都能通杀,然而你以为这就很牛了?
完全不是,从上面的几个行为就能看出,他对人性、人情等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
特别在社区中,他始终有着一股极大的社会责任感
在他的家乡西雅图,有一个本土的橄榄球队,西雅图海鹰队
1996年,因为成绩太差,球队前老板要解散并且迁移到加州去合并重组
一旦走了,本地就没有一支代表球队了,社区居民找到了保罗
保罗一听还有这种事情?马上联系对方,直接买下了整支球队
是的,他作为一个外行再次插手了橄榄球业务……
然后在这个外行的指挥下,原本快要解散的西雅图海鹰队重振雄风
赢得了48届超级杯,拿了3次NFC的冠军……
你以为他就此收手了嘛?完全没有
西雅图本地的运动队也确实不争气,2009年,又一支足球队不行了
西雅图超音速队,他再一次介入,把球队从死神边缘拉了回来
在他的理念中,他有着浓浓的故乡感情
在他这个外行的管理下,球员的票房刷新了美国足球大联盟的记录
并把一支最底层的球员拉到了2016年大联盟冠军的位置。
他的所有参与的项目涉猎之广令人咂舌
项目之多令人惊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他参与的所有项目核心就是老百姓和国家
这是所有人都特别尊敬他的一个原因
他是一个商人,但是你在他身上闻不到铜臭味
2004年,他是全球第一个把平民送上太空的人,他希望未来有人能够继续这项研究。
以便让我们人类能够继续繁衍下去
他从一开始就坚持做各类慈善和公益事业
几乎把他赚到的一半收入都投入到其中
他在1988年成立的家庭基金会帮助了很多困难家庭度过难关
帮助很多失学儿童能够上学,帮助很多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继续深造
离经叛道和从不忘本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但是他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对家乡和故土的深情,特别是对自己的母校
他在1989年就向自己曾经捣蛋、学习过的华盛顿州立大学捐赠了200万美元修建艾伦图书馆,同年又追加了800万美元建立了图书捐赠基金会,让更多的贫困孩子能够读到书。
2002年他捐赠1400万美元用于改建他当年就读的计算机工程系
2010年捐赠2600万美元建立全球动物健康学院
2017年他更捐赠了4000万美元,将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重组为Paul G. Allen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可以说,他在教育公益事业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及。
他的社区情结几十年从未放弃,在自己的社区中,
他建立的很多免费的项目,比如
展示西雅图流行文化的流行文化博物馆( MoPOP)
让大家不忘爱国英雄的飞行遗产收藏品博物馆,当然这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拿我们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大玩家!每一个兴趣都能玩到最专业,最极致!
普及微电脑历史的STARTUP画廊
还有建立了生活计算机:博物馆+实验室
这一切,全部向公众开放,分文不收!
在航海业他竟然也有所涉猎
他甚至成立了一个船队,用于全球各类海上救灾
帮助皇家海军一起打捞二战英雄战舰HMS Hood号
在他的帮助下,当年英雄们的残骸终于得以回家
他的Tatoosh号甚至参与了开曼群岛的珊瑚保护工作,
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做了重要的贡献。
有网友甚至为他专门做了一个图
不得不说,老爷子真是牛……全面开花
而且每一件事都做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说起环境保护,他更是不得了,他自掏腰包700万美元
成立了"伟大的大象普查队",保护了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大象
他又自掏腰包260万美元成立了有鳍鱼、鲨鱼和珊瑚的保护工作
创立了在线数据库,有效打击了全球非法捕鱼行为
他不断呼吁,终于华盛顿州通过了野生动植物贩卖运输倡议
包括大象,犀牛,狮子,老虎,豹子,猎豹,海龟,穿山甲,鲨鱼等得到了保护。
还没说完,由于他本身得过2次癌症,都死里逃生
所以他对医学科技非常的重视,自掏腰包,建立了脑科学研究所,
用于研究脑科学和提供各类数据模型
前后共捐赠5亿美元,世所罕见!
他的allen brain数据库成为很多脑内研究者必看的网站
2014年他投入1亿美元建立细胞研究所
研究对抗各类疾病
特别是2014年埃博拉病毒蔓延,他投入上亿美元用于对抗埃博拉
拯救了全球数以千万记的人口,按照中国人的习惯,
这样的功绩足以立碑了
从他每个行业都能开挂的人生来看,实在让人惊叹
每一个玩的东西都能做到极致,他甚至闲来无事玩吉他都能自己出一张专辑……真的专辑,参与一个叫做Grown Men的乐队,不是他自己花钱出的,而且业内一致好评,非常的专业。
只要他介入,一定能做好,而且每次赚得钱都不是用来挥霍
而是用来做更多的慈善和公益事业,几乎他的开挂人生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更安全,他一直在做努力。
然而最终,第三次癌症爆发,他没能躲过去
可能他太累了,可能老天希望他能休息一下
2018年10月15日,他在家乡西雅图因为淋巴癌的并发症逝世,享年65岁。
他甚至在10月1日的推特上依然保持斗争精神
知道自己的病复发了,但是依旧把它当成又一个挑战
虽然上了年纪,斗争精神从没放弃
只不过这次他没能过去……
很多网友都非常的难受
"晚安保罗,感谢你对人类的贡献,大家不会忘记你"
而比尔盖茨特地写了一封悼念信
比尔盖茨说保罗一直是他的良师益友
他如此热爱生命,为全人类作出了太多贡献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都碎了……会永远怀念他。
一个一生都在开挂的传奇人物从此谢幕
曾经有人在问,他开创了那么多事业,建立了基金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避税?传给下一代?大错特错
他一生未婚未育,一生所得将会有一半捐赠给世界公益和慈善事业
这点几乎无人可比,没有任何的黑点。
我们可能从来没听到过他的名字
但是他的善举,早就传遍全世界
而他创立的很多基金和公益项目仍然会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今天,无论你知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我们都应该对这位老人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传奇开挂的一生对全人类的贡献
愿天堂没有伤痛……安息吧……
↧
Linux 下 tty 的历史
↧
Linux udev
什么是 udev?
udev 是 Linux 2.6 内核里的一个功能,它替代了原来的 devfs,成为当前 Linux 默认的设备管理工具。
udev 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通过侦听内核发出来的 uevent 来管理 /dev 目录下的设备文件。
不像之前的设备管理工具,udev 在用户空间 (user space) 运行,而不在内核空间 (kernel space) 运行。
udev 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通过侦听内核发出来的 uevent 来管理 /dev 目录下的设备文件。
不像之前的设备管理工具,udev 在用户空间 (user space) 运行,而不在内核空间 (kernel space) 运行。
使用 udev 的好处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设备在 Linux 里都是以设备文件的形式存在。
在早期的 Linux 版本中,/dev 目录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现的设备的设备文件。
很难想象 Linux 用户如何在这些大量的设备文件中找到匹配条件的设备文件。
现在 udev 只为那些连接到 Linux 操作系统的设备产生设备文件。
并且 udev 能通过定义一个 udev 规则 (rule) 来产生匹配设备属性的设备文件,
这些设备属性可以是内核设备名称、总线路径、厂商名称、型号、序列号或者磁盘大小等等。
动态管理:
当设备添加/删除时,udev 的守护进程侦听来自内核的 uevent,以此添加或者删除 /dev 下的设备文件,
所以 udev 只为已经连接的设备产生设备文件,而不会在 /dev 下产生大量虚无的设备文件。
自定义命名规则:
通过 Linux 默认的规则文件,udev 在 /dev/ 里为所有的设备定义了内核设备名称,
比如 /dev/sda、/dev/hda、/dev/fd 等等。
由于 udev 是在用户空间 (user space) 运行,Linux 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的规则文件,灵活地产生标识性强的设备文件名,
比如 /dev/boot_disk、/dev/root_disk、/dev/color_printer 等等。
设定设备的权限和所有者/组:
udev 可以按一定的条件来设置设备文件的权限和设备文件所有者/组。
在不同的 udev 版本中,实现的方法不同。
下面的流程图显示 udev 添加/删除设备文件的过程。
Ref
↧
民主比威权拥有“相对优势”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太事务资深主任的瑞恩·哈斯(Ryan Hass)说,与其说中国愿意冒着风险,让全世界变得更威权,不如说,中国政府是“无情的机会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在强势推进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在保全自己政府的安全,他认为,其实中国并没有可以被输出的“中国模式”。
他说:“我不认为存在一个可以输出的中国模式。中国有五千年的政府管理理念,特别的管理传统,14亿勤劳的民众,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国家拥有所有这些元素,可以去模仿和将‘中国模式’付诸实践。”
他说,习近平在中共19大上宣称“中国模式”是西方的替代模式时犯了错误,因为这给那些本来就对中国的野心存在怀疑的人送去了弹药。
美国调查机构皮尤10月份的最新调查发现,世界大部分人希望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而不是中国。从经济力量来说,也有更多人希望美国是全球的经济领导力量。
霍普金斯大学全球事务教授布兰兹说:“这说明,虽然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就,对世界上一些人口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他们的政治模式中有些东西,坦率地说,是很丑陋的东西,从民众层面上来说,没有人希望模仿,虽然有一些政权肯定希望这样的政权模式。”
他说,虽然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但是民主依然比威权有“相对优势”。他认为在提美中竞争的时候,有必须要提出美国具有优势的“价值观”。
↧
↧
鲁迅:“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Nordau,诺尔道(1849-1923),出生于匈牙利的德国医生,政论家、作家。著有政论《退化》、小说《感情的喜剧》等。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国民之敌”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剧本《国民之敌》的主人公斯铎曼一类人。斯铎曼是一个热心于公共卫生工作的温泉浴场医官。有一次他发现浴场矿泉里含有大量传染病菌,建议把这个浴场加以改建。但市政当局和市民因怕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极力加以反对,最后把他革职,宣布他为“国民公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mob,英语:乌合之众。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不幸中国偏只多这一种自大:古人所作所说的事,没一件不好,遵行还怕不及,怎敢说到改革?这种爱国的自大家的意见,虽各派略有不同,根柢总是一致,计算起来,可分作下列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依据张之洞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化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侗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传》中牛二的态度牛二,小说《水浒》中的人物。他以蛮横无理的态度强迫杨志卖刀给他的故事,见该书第十二回《汴京城杨志卖刀》。。
五种之中,甲乙丙丁的话,虽然已很荒谬,但同戊比较,尚觉情有可原,因为他们还有一点好胜心存在。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大家架子;或寻求人家一点破绽,聊给自己解嘲。这虽然极是可笑,但比那一种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夸示于众的人,总要算略高一步了。
戊派的爱国论最晚出,我听了也最寒心;这不但因其居心可怕,实因他所说的更为实在的缘故。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法国G.Le
BonG.LeBon,勒朋(1841-1931),法国医生和社会心理学家。著《民族进化的心理》中,说及此事道(原文已忘,今仅举其大意)——“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目上就万不能敌了。”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昏乱的人,定然不少:有讲道学道学,又称理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的儒生,也有讲阴阳五行的道士,有静坐炼丹的仙人,也有打脸打把子的戏子。所以我们现在虽想好好做“人”,难保血管里的昏乱分子不来作怪,我们也不由自主,一变而为研究丹田脸谱的人物:这真是大可寒心的事。但我总希望这昏乱思想遗传的祸害,不至于有梅毒那样猛烈,竟至百无一免。即使同梅毒一样,现在发明了六百零六,肉体上的病,既可医治;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玻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只希望那班精神上掉了鼻子的朋友,不要又打着“祖传老脖的旗号来反对吃药,中国的昏乱病,便也总有全愈的一天。祖先的势力虽大,但如从现代起,立意改变:扫除了昏乱的心思,和助成昏乱的物事(儒道两派的文书),再用了对症的药,即使不能立刻奏效,也可把那病毒略略羼淡。如此几代之后待我们成了祖先的时候,就可以分得昏乱祖先的若干势力,那时便有转机,Le
Bon所说的事,也不足怕了。
以上是我对于“不长进的民族”的疗救方法;至于“灭绝”一条,那是全不成话,可不必说。“灭绝”这两个可怕的字,岂是我们人类应说的?只有张献忠这等人曾有如此主张,至今为人类唾骂;而且于实际上发生出什么效验呢?但我有一句话,要动戊派诸公。“灭绝”这句话,只能吓人,却不能吓倒自然。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我们自己想活,也希望别人都活;不忍说他人的灭绝,又怕他们自己走到灭绝的路上,把我们带累了也灭绝,所以在此着急。倘使不改现状,反能兴旺,能得真实自由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做野蛮也很好。——但可有人敢答应说“是”么?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新青年》第5卷第5号,署名迅。原题:《随感录三十八》
from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luxun75/detail_2011_10/19/9973823_0.shtml
↧
/etc/skel 的使用
引言
前 2 天进行自动化部署时,使用 www 用户,切换到 www 用户后,Shell 终端提示符显示
这是 Linux 基础知识,这是 bash 环境变量丢失的原因,因为当时创建 www 用户并没有创建家目录。
家目录下的相关配置文件和
-bash-4.2#
这是 Linux 基础知识,这是 bash 环境变量丢失的原因,因为当时创建 www 用户并没有创建家目录。
家目录下的相关配置文件和
/etc/skel
有关,我们重新学习一下。/etc/skel 目录作用
/etc/skel
包含的文件和目录会被自动复制到一个新用户的家目录(当使用 useradd 程序创建用户时)。/etc/skel
允许系统管理员给所有的新用户创建一个默认的家目录,这样所有的新用户都有一样的初始化配置或环境。-bash-4.2#
显示不正常的终端提示符处理方法
# 1. 查看 /etc/skel 相关文件
[root@linux-node1 ~]# ll /etc/skel/ -a
total 24
drwxr-xr-x. 2 root root 59 May 18 22:32 .
drwxr-xr-x. 90 root root 8192 Aug 9 16:12 ..
-rw-r--r--. 1 root root 18 Nov 20 2015 .bash_logout
-rw-r--r--. 1 root root 193 Nov 20 2015 .bash_profile
-rw-r--r--. 1 root root 231 Nov 20 2015 .bashrc
# 2. 拷贝 /etc/skel 下的文件到对应用户家目录
[root@linux-node1 ~]# cp /etc/skel/.bash* /home/www/
# 3. 修改 .bash* 文件的属主和权限 (不修改也能生效)
[root@linux-node1 ~]# chown -R www.www /home/www/{.bash_logout,.bash_profile,.bashrc}
[root@linux-node1 ~]# ll /home/www/{.bash_logout,.bash_profile,.bashrc}
-rw-r--r-- 1 www www 18 Aug 10 16:18 /home/www/.bash_logout
-rw-r--r-- 1 www www 193 Aug 10 16:18 /home/www/.bash_profile
-rw-r--r-- 1 www www 231 Aug 10 16:18 /home/www/.bashrc
# 4. 重新登录就可以恢复正常。
Ref
↧
沈大卫:美國兩黨在對華政策上的新共識
![]() |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
2018-09-27
隨着極其重要的中期選舉日益臨近,而且存在着民主黨即將控制眾議院和參議院(可能性不大)的現實前景,許多人都在猜測這種變化是否預示着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會出現實質性轉變。在我看來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
其原因就在於,兩黨目前在推行強硬的對華政策方面有強烈的共識。國會的民主黨與共和黨人不僅在對華強硬政策的基本意向和內容上找到了共識,而且這種共識涉及到各個行業領域。不過,與國家層面的政要和精英相比,普通美國人和地方政界人士(州長和市長們)卻對中國和同中國的潛在合作抱更加積極的態度。
奧巴馬執政期間,一種新的全國和兩黨共識不知不覺地開始在美國尤其是華盛頓的政治圈子內形成。這種新共識與美國社會許多領域越來越感到中國開始變得日益棘手有關。
美國軍方和安全部門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着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及其在亞洲和整個印太地區的軍事擴張。自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開始覺得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擠壓和歧視。外國非政府組織感受到中國新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的限制影響,許多人放棄了在中國的工作。學者們發現在中國進行正常的學術研究越來越難,因為檔案館、圖書館、訪談、實地調查以及其他機會越來越受限制。中國國內的安全部門加強了對外國人的監視,入境簽證已經收緊。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開始在其影響力未曾到達的地區與美國發生衝突。最後,自從2017年以來,人們越來越開始擔心中國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開展的"影響力活動"。
由於這一切原因,所有這些不同的行業領域在幾年當中形成了對中國的廣泛抵觸。它代表着一種新共識,一種反華共識。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種趨勢是隨着時間逐漸發展起來的,並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也因此,美國對中國的思考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特朗普利用了這種新的情緒,中期選舉也改變不了什麼。其結果就是,中美關係處在了近30年來的最低點。
難以捉摸的兩黨共識
長期以來,民主黨和共和黨一直難以就美國的對華政策達成兩黨共識,但兩黨通常會有共同點。
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戲劇性地對中國打開大門之後,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支持這種做法。儘管它具有歷史意義,而且美國公眾對中國顯示出了好奇心,但國會裡仍然有許多人反對"共產主義中國",並且同情台灣。這種反對是跨越黨派界線的。同樣,1979年1月1日吉米·卡特總統大膽地在外交上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引來國會和美國公眾的支持,以及至少同樣多的反對。雖然外交上的承認被視為對現實的務實認可(執政30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但它仍遭到國會的台灣遊說團和一些美國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老朋友被出賣了。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羅納德·里根就是批評者之一,他威脅說,如果當選總統的話,他會推翻卡特的做法(最終他並沒有這樣做)。
上世紀80年代,隨着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美國媒體出現一種新的自由中國的時代思潮,美國社會也為之吸引。鄧小平兩次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中國的國際化總理趙紫陽身穿雙排扣西裝訪問美國,給人們留下了積極的印象。一個脫離共產主義的、改革的新中國形象開始滲入美國人的意識。兩黨及全國也因此第一次形成了真正的共識,支持與中國的接觸。美國遊客、學生、公司、基金、銀行和媒體開始大批前往中國。隨着這種共識的出現,恰恰是里根政府(考慮到總統之前對中國的態度,真是有諷刺意味)為兩國方方面面的交往打下了基礎。
隨後發生了1989年天安門事件。6月4日,這種共識一夜之間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共識——震驚和報復。雖然多數人的觀點是必須暫時停止"一切照舊",但對於"懲罰"北京當局的力度和持續時間,以及這樣做如何才能不傷害到中國"人民",各方並沒有統一的意見。人們的一致看法是兩國關係要急剎車,要有選擇地制裁中國,同時向中國政府提出恢復正常關係的"路線圖"。它反映的是美國公眾、國會、老布殊政府和第一屆克林頓政府時期各黨派人士的普遍心態。
隨着美國的歐洲盟友和亞洲盟友放鬆對中國的懲罰,並在90年代中期開始重新與北京進行接觸,第二屆克林頓政府也開始了與北京的重新交往,但這未獲得深層的、全國性的兩黨共識的支持。中國加入WTO的爭議特別大,克林頓總統和小布殊總統需要動用所有政治力量才達成了中國入世的協議。
在克林頓之後的布殊政府(2001-2009年)期間,圍繞着兩面下注的"戰略對沖"政策,某種新的共識再次出現了。該政策意在有選擇地與中國接觸,同時在亞洲地區內對其加以遏制。對中國的戰略猜忌日益增加,這一新共識佔了上風。奧巴馬政府基本遵循了這種二元策略,但它並未動用軍事力量或行使戰略威望,來抑制中國在亞洲日漸武斷的行為。
出現新的兩黨共識
進入到特朗普執政時期。特朗普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肯定是利用了這種日益高漲的反華情緒。甫一上任,他的政府就推出了《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這兩份文件都首次明確地將中國定義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接着,特朗普政府制定了"全政府"和"全社會"應對戰略,以便在廣泛的問題領域強硬地對付中國。
如果美國政界對此沒有深層次的跨越兩黨的共識,這樣的戰略就不可能制定出來,更不用說去實施了。雖然對把關稅作為國家經濟手段的效果有不同看法,但民主黨絕對不會反對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事實上,希拉里·克林頓要是當選美國總統,很可能也會有類似的一系列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反映了國會的態度,也得到了國會的支持。正如我的同事羅伯特·薩特所寫,國會在廣泛的問題領域對中國進行了反擊:中國的投資,尤其是試圖收購高科技公司和資產;技術剽竊;商業和國安領域的間諜活動;針對大學校園和在民間社會的所謂"影響力活動";滲透華裔社區;在美國騷擾中國公民;在美國限制言論自由;擴大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及政治宣傳;中國龐大的軍事現代化計劃;習近平招牌性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其他美國感受到的挑戰。
打擊中國政府機構此等涉嫌違法行為的努力,最近被整合到了國會兩黨大力支持通過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法案8月份由特朗普總統簽署成為法律。該年度法律,以及目前正在國會審議的十幾項與中國有關的立法條款,都擁有來自各政治派別的奇怪的政治同床人。像共和党參議員馬可·魯比奧(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議員)和約翰·科寧(德克薩斯州共和黨議員)就找到了他們之間共同的擔憂,而且還與伊麗莎白·沃倫(馬薩諸塞州民主黨議員)、查爾斯·舒默(紐約州民主黨議員)和帕特里克·萊希(佛蒙特州民主黨議員)等民主黨人攜手合作。眾議院也有類似的跨黨派反華政治聯盟。
就特朗普政府本身而言,它的聯邦機構已經在"辦"行政部門做出的政策決定,回擊中國對美國的多重挑戰。特別是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他呼籲"全社會"一起對中國惡意的"影響力活動"做出回應。自從近50年前尼克松對中國開放以來,還從來沒有哪屆政府對中國有比這更多的惡意,並且願意針對中國採取切實的行動。
由於特朗普政府和國會對中國的反感如此之深,一種真正的兩黨共識不僅已經形成,而且不太可能發生改變,除非習近平政權的對內高壓和對外獨斷專行政策出現根本性逆轉。過去50年的歷史清楚地表明,只有當人們認為中國在國內實行自由化,在國際上與美國合作的時候,兩黨才會形成有利於與北京合作的積極共識。中國的政策與行動如果沒有實質性地朝着國內更自由、國外更克制的方向逆轉,那麼美國新的對華強硬立場就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
比尔·盖茨:我所喜欢的保罗·艾伦
保罗·艾伦(Paul Allen)去世了。他是我最早结识的朋友之一,也是我的第一个生意伙伴。我想向他的姐姐乔迪(Jody)和家族成员,以及他在世界各地的众多朋友和同事致以哀悼。
我七年级时遇见保罗,这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立刻感到很佩服他。他在学校比我高两个年级,个子特别高,是个众所周知的计算机天才(后来,他又留了一款很酷的胡子,我从没在这点上超过他)。我们开始在一起混,特别是在我们的学校有了第一台电脑之后。我们几乎把所有闲暇时间都消磨在任何我们可以接触到的电脑上。
这是我们在学校时的样子。左边是保罗,中间是我们的朋友瑞克·韦兰(Ric Weiland),右边是我。
保罗预见到计算机会改变世界。即使还在高中,在我们中还没人知道个人电脑是什么之前,他就预测到计算机芯片会变得超级强大,而且最终会带来一个崭新的行业。我们一起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基于他的这一洞察力。
事实上,没有保罗,微软永远不会诞生。1974年12月,我和他都住在波士顿一带,他在工作,而我在上大学。有一天他来找我,坚持要带我去附近的一个报摊。当我们到了那儿,他拿给我看1月份的《大众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封面上是一台名为Altair 8800的新电脑,由一个强大的新型芯片驱动。保罗看着我说:"这居然在没有我们的情况下发生了!"那一刻标志着我大学生涯的结束,以及我们新公司微软的开始。它的发生都是因为保罗。
作为我的第一个搭档,保罗设定了一个很少有人能企及的标准。他思想开阔,还有一种特别的能力,能用简单的方式解释复杂的问题。由于我幸运地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了他,所以我领先于全世界其他人发现了他的这个才能。青少年时期,我在所有事物里尤其对汽油感到好奇。"精炼"是什么意思?我向我所认识的最有学问的人请教。保罗以一种超级清晰又有趣的方式做出了解释。这只是我们在之后几十年中进行的许多具有启发性的对话之一。
保罗比我酷。他十几岁时迷上了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我还记得他为我表演《你有经验吗?》(Are You Experienced?)。当时我对一切都没什么经验,而保罗想要和我分享这些动人的音乐。他就是这样一种人,热爱生活和身边的人,大家也看到了这一点。
体育是另外一项保罗喜欢与朋友分享的个人爱好。在随后几年里,他会带我去看他钟爱的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比赛,并且耐心地帮助我看明白球场上发生的一切。
想到保罗,他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十分看重家人和朋友;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技术专家和慈善家,想要成就伟大的事,并且做到了这一点。
保罗应当活得更久一些,他一定会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我将非常地怀念他。
What I loved about Paul Allen
By Bill Gates | October 16, 2018
Paul Allen, one of my oldest friends and the first business partner I ever had, died yesterday. I want to extend my condolences to his sister, Jody, his extended family, and his man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around the world.
I met Paul when I was in 7th grade, and it changed my life.
I looked up to him right away. He was two years ahead of me in school, really tall, and proved to be a genius with computers. (Later, he also had a very cool beard, which I could never pull off.) We started hanging out together, especially once the first computer arrived at our school. We spent just about all our free time messing around with any computer we could get our hands on.
Here we are in school. That's Paul on the left, our friend Ric Weiland, and me on the right.
Paul foresaw that computers would change the world. Even in high school, before any of us knew what a personal computer was, he was predicting that computer chips would get super-powerful and would eventually give rise to a whole new industry. That insight of his was the cornerstone of everything we did together.
In fact, Microsoft would never have happened without Paul. In December 1974, he and I were both living in the Boston area—he was working, and I was going to college. One day he came and got me, insisting that I rush over to a nearby newsstand with him. When we arrived, he showed me the cover of the January issue of Popular Electronics. It featured a new computer called the Altair 8800, which ran on a powerful new chip. Paul looked at me and said: "This is happening without us!" That moment marked the end of my college career and the beginning of our new company, Microsoft. It happened because of Paul.
As the first person I ever partnered with, Paul set a standard that few other people could meet. He had a wide-ranging mind and a special talent for explaining complicated subjects in a simple way. Since I was lucky enough to know him from such a young age, I saw that before the rest of the world did. As a teenager, I was curious about (of all things) gasoline. What did "refining" even mean? I turned to the most knowledgeable person I knew. Paul explained it in a super-clear and interesting way. It was just one of many enlightening conversations we would have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Paul was cooler than I was. He was really into Jimi Hendrix as a teenager, and I remember him playing Are You Experienced? for me. I wasn't experienced at much of anything back then, and Paul wanted to share this amazing music with me. That's the kind of person he was. He loved life and the people around him, and it showed.
Sports was another passion that Paul loved to share with his friends. In later years he would take me to see his beloved Portland Trail Blazers and patiently helped me understand everything that was happening on the court.
When I think about Paul, I remember a passionate man who held his family and friends dear. I also remember a brilliant technologist and philanthropist who wanted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and did.
Paul deserved more time in life. He would have made the most of it. I will miss him tremendously.
↧
↧
一个基于go的静态文件服务器程序“http.server”
登陆linux vps.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ohanson/http.server http.server-by-mohanson
cd http.server-by-mohanson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ohanson/http.server http.server-by-mohanson
cd http.server-by-mohanson
root@umh:~/http.server-by-mohanson# ls
server.go
root@umh:~/http.server-by-mohanson# go build
(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http.server-by-mohanson)
root@umh:~/http.server-by-mohanson# ls
http.server-by-mohanson server.go
root@umh:~/http.server-by-mohanson#
root@umh:~/http.server-by-mohanson# ./http.server-by-mohanson -h
Usage of ./http.server-by-mohanson:
-l string
listen address (default ":8080")
-vbe verbose
root@umh:~/http.server-by-mohanson# ./http.server-by-mohanson -l 0.0.0.0:9090
2018/10/21 12:33:06 Root /root/http.server-by-mohanson
2018/10/21 12:33:06 Listen and serve on 0.0.0.0:9090
然后在浏览器里访问http://your-vps-ip:9090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ohanson/http.server
↧
谷歌的审查版搜索引擎“蜻蜓”的内幕
尤其是中国,该国没有基于公民切身利益的隐私保护法案,其公民也不重视自己的隐私权,尤其是该国政府对伪装成"智能城市"的大规模监视项目的垂青,谷歌需要借助搜索引擎作为跳板,以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瞄准的是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对监视资本主义者们来说这才是真金白银。在这里看到更多《"智能城市"究竟是个什么鬼?!》。
但是,上述显然只是表面逻辑。由于我们没有基于此事的内幕消息(想必美国的独立媒体也没有,除非情报机构内部人士泄露出来)于是不方便做更多推测。不过我们想借此指出一些可能被忽视了的线索,虽然不会得出结论,但这些线索应该对您的思考有一定帮助。
1、首先认识谷歌。当然这绝不是什么新闻,在美国不是,可在中国很大程度上似乎仍是新闻,即 谷歌从来都是情报部门的监视计划项目。我们推荐过一本书《When Google Met Wikileaks 》,出版于四年前,其中解释了几乎完整的谷歌内幕 — 最重要的是揭示了该公司的真实属性。这大概是第一部也是最透彻的一部阐述硅谷巨头的作品。
如果您没有读过这本书,这里还有一份在线可读的报告,该报告来自 INSURGE INTELLIGENCE:一个由众筹资助的调查性新闻项目 — 也就是说它是独立的,与任何权势无关,它揭露了美国情报界如何资助、培育谷歌,作为全球信息战的工具。
事实上相关文献大量存在,其中最为热门的包括 Tim Shorrock 的 "Spies for Hire",从一个相比下较浅的角度揭示了"美国情报 — 工业联合体"的内幕:当今的科技巨头为什么能成为巨头,因为它们是当年通过向情报界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而开始的(否则他们没有今天这般强大)上面链接可在线阅读。这份资料曾被多家国际隐私权利组织引用。顺便提一个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常识:真正做政治决策的是情报机构而不是白宫,仅举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这点《United States overseas operations: Role of CIA — Jacob G. Hornberger》
2、关于利益关系的逻辑。就如我们曾经分析过的,此事有两个观察角度:
- 如果你使用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即"高堡奇人",美国 — 中国在数字技术世界的"均分天下",那么这件事可能是错的,相当于将谷歌的能力 — 也就是美国情报机构的实力"切割"出一块可观的部分送给了北京,将球踢入对方的球门?;
- 但如果你换个角度看,从技术本身的可利用性角度,那么这事很可能就是"对的",因为对美国情报机构来说有它大有好处,将意味着情报机构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在中国"谁或哪些组织是对北京政权冲击力最大的、中国人普遍关心的问题都有哪些、谁在关切当局不喜欢的内容、中国社会的最典型特征都是些什么"等等,这些信息具有高度的情报价值。
而且后一种和前一种并不冲突,它们是完全一致的,中国人有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从古到今都是无价之宝。并且它也符合上述关于 CIA 构建谷歌的目的 — — 北京一直明白或者说怀疑这种目的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关于为什么中国的 GFW 一直在屏蔽硅谷巨头,并同时打造本土的几乎功能一样的克隆版数字应用和数字技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舆论控制目的。
抵制"北方叙事"的危地马拉活动家们也曾经暗示过这点,即 后台是情报机构的硅谷巨头的全球覆盖将侵蚀小国的利益[包括文化独立性]。再推荐一本书《Science of Coerc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sychological Warfare, 1945–1960》关于全球心理战的历史以及其对传播学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您将能从中感受到危地马拉活动家的焦虑所在(请看英文原版)。
3、那么为什么参议员和彭斯都在公开反对该项目呢?对于前者,一方面美国参议员也很可能并不了解情报机构的计划,这是基本政治模式,也是为什么美国民间称其为"deep state";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只是姿态,毕竟"协助[不论任何一种]审查"都是违背美国基本价值观的;而对于后者彭斯,审查版搜索引擎显然是一个极其惹眼的论据,作为中期选举前的舆论铺垫,不消说此论据具有显著的价值。
综上可见,作为谷歌高官,该项目只能秘密操作,一方面它不光荣,另一方面它不是简单的赚钱生意。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该公司一直以来极力掩盖此事(在其项目启动一年多后我们才得知,还是多亏了独立媒体的揭露)。Gomes 在内部讲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是非常有趣的观测点,虽然他自己也显然无法推测风向将会如何,但作为生意人,为了一个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开张的买卖做出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投入,那将意味着他心里有底,此事包赚不赔。
为什么不论北京是否同意,谷歌也不会赔钱?想想美国情报机构全球一流的情报预算吧。
The Intercept 的报告也明确指出,如今 Dragonfly 项目已被曝光、随之而来的不论是内部和外部的强烈反对,似乎都在使 Google 的领导地位不稳定?并且在该项目计划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然而并没有。根据与 Dragonfly 项目有关信息来源,工程师们正在依照管理层的指示行事,继续在审查版搜索引擎项目上投入努力,整体呈现一种积极发展的状况。
我们不做任何判断,您可以结合我们上述给出的线索来分析这件事。不论任何时候,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审查。是一切!
The Intercep 联系了 Gomes 以征求意见,但这货没有回复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发送的请求。周六,当有人再次问及 Dragonfly 时他搞了一个非常拙略的借口,"我听不清你在说什么,只知道你在说话",他说,并迅速挂断了电话。
我知道这对你们中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首先承认这点。毕竟很多人已经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在一个暂时没有明显结果的项目上努力工作并不容易。再次我要对你们所有人表示感谢。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您承担了对公司来说极为重要的任务 — 我们为全世界所有用户提供服务的基本使命。在此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将获得很多"附带的好处",不仅来自直接的工作,还来自基于中国工作的其他附加利益。
我用两种方式来考虑 Google。其中之一是技术,另一个是产品和客服。因此,从服务用户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 — 我们正在讨论的是下一个十亿用户…这个世界上有 50 亿成年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考虑下一个十亿用户呢?好吧,其中的确有一些人没有启用互联网,等等,但对于那些支持互联网的人群来说,现在我们正在遗漏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在中国。
所以有机会 — 所有人都会知道这点 — 这显然是为更多人提供服务的最大机会。如果你认真对待我们的使命,那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很容易。其中许多事都不容易,而且你们现在从个人经验中也已经了解到了这点。还有政治气候问题。未来是非常难以预测的。六到九个月内[推出该项目]。但我们通常都无法预测最近三天的政治变动,更不用说政治的最近一年了,[或]过去两三年。所以我们只是不知道未来在某些方面会有什么发生,我们必须专注于我们想要启用的内容,确保它有机会发布时我们有充分的准备。
你们一直在以这种身份工作,这并不容易。而我们正在与您合作,为确保您的职业生涯不会受此影响。困难的部分在于如此长时间内保持动力,但是,许多困难和有价值的旅程都是如此,为了保持这种动力,当你抵达目标时就会感受到更甜蜜的收获。
我还想说 — 我没想到我们能够从搜索的角度做出改变,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这点。由于我们还没有得到来自中国内部的信息,我们可能会取得边际进展,我们会尽力而为。但是各位……我真的很惊讶我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 …我非常感谢你们所做的工作。
我认为中国是最有意思的市场之一,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市场。关注中国市场将让我们学到东西,因为在某些创新方面中国是领先于世界的。我们需要了解那个国家发生的事,以激励我们。这不仅仅是一条单行道。中国会教给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这对于我们 Google 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可能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一样。
每个人都注意到了一些在中国发生变化的关键模型,商业模式,但我敢肯定还有更多我们今天尚未了解的其他创新。通过努力,您将成为创新世界的窗口。总的来说,我只想感谢你们所做的所有工作。我请大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我确实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旅程。我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抵达目的地。
虽然我们说过这将是六到九个月内[就会推出的计划],但世界是动态的,几个星期前还没有人会预料到美国总统会责怪美国与俄罗斯的问题,而俄罗斯外交部会在 Twitter 上做出回应说:"我们同意。"所以……只能说他反复无常,一些事有可能迅速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在我们的规模上,我们需要保持这种选择性,以防突然间世界发生变化,也许他会忽然决定他的新朋友是习近平。这是一个我们以前从未生活过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我们也不应该过多地确定时间表。
……我只能说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世界的步伐正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以确保只要时机到来,我们不会错过它。
……
首先基本可以肯定的是,Gomes 没有对其工作人员说明全部,至少此前已经有明确报道,在该项目计划被泄露之后谷歌内部紧急维稳封锁了相关资料.
↧
贸易战让川普宣布胜利,共匪真的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哈哈
↧
关键时刻精选 鸿海减资停牌背后郭台铭砸重金布局海外(去年的“旧闻”)
↧
↧
丁咚: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有人心存幻想?(附傅莹:中美关系再次站在方向选择关口)
中国一位前外交官最近在俄罗斯举办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向美国政府隔空喊话称,"中美关系又一次站到方向选择的关口上",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双方和世界肯定是灾难。不能在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再错。
这位外交官在演讲中所阐释的和向美方传达的内容,是在美国朝野对华观点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正在质变的背景下中方应对姿态的一个缩影。
它显示出,当前并未深刻洞察中美关系危机性质及其态势的严峻性,显示出在中美关系新现实面前的严重不适应,显示出一些人仍心存幻想,认为中国过去采取的外交话语和策略,在与美国政府的对抗中仍行之有效。
如果不能看到,贸易失衡是川普政府对华发起对抗的最初动因,而中国内外政策的转向趋势是美国朝野弥合分歧、形成对华政策共识的根本原因,那么就会像过去那样对中美关系发展产生新的误判。
有太多的事例正在推动中美关系和本国发展陷入更大的危机,却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有人认为中美贸易对抗是国运之战,因此要准备好与美国打持久战。
但这个观点的逻辑起点是,认定中美关系对抗甚至更严重的冲突不可避免,将对抗作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基调,从而在政策策略上进行全面的调整,以适应"持久战"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抗因素。这事实上就将使中美关系走上不归之途,就不能幻想跟美国政府达成任何有意义的长效协议。
另一个突出的事态是,对中美关系的现状辨识不清。
如果说,在川普政府发起贸易对抗之前,美国很多人还在担心此举将对自身造成跟中国相似的恶果的话,那么在川普政府真正实施对抗策略后,美方已经清楚地了解了中国经济的相对脆弱性,对抗对中国造成短期和长期的危害更大,而对美国的危害较小。
在此情况下,仍然有人无视形势发展的客观事实,幻想基于川普政府发起对抗之前的基础开展对美谈判,从而对川普政府的所谓底线,一再误判。
过去一年多来,美国政府的各级要员们针对中国发表的公开讲话、尤其是副总统pence的演讲证明,美国智库对中国的内外政策、对中美关系发展,已经进行了系统、彻底的调研和研究,并在政府层面进行了政治上的定调。
然而仍然有很多人沉浸在过时的思维和观念里走不出来,仍然先入为主地试图沿用传统的外交理念、话语、逻辑以及策略,去面对和解决中美日益繁杂深刻的新问题,仍然幻想美国现任政府像以前的政府那样予以积极回应。前述外交官的讲话就很有代表性。
事实说明,它们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统统失效了,川普看上去"百毒不侵",而且变本加厉。如果在接下来对美交涉中一如既往,就注定无法赢得新局。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对中美俄战略稳定三角的微妙矫正,正是当前中美关系新现实之因,如若对此缺乏基本认知,仍然幻想依赖加深与俄战略合作,增强自身力量,缓和甚至解决中美矛盾,进而构建建设性的中美关系,那么不仅不能增加安全感,而且势将加强中美敌意,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正如日本吉田茂政府的一份报告所提醒的,历史上凡是与美英体系合作的,才有利于展开对俄外交;相反,凡是与美英为敌,最后都不得不屈从于俄国的威势之下。如果按照目前态势进行下去,中国离此结果不会超过500米。
文首前外交官的隔空喊话对自己比对美国更有意义。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的情况下,中国正面临近代以来最复杂的国际局面、最关键的抉择关口。正确或者错误的姿势和步伐,将会给人民和国家民族带来不同的前途。
——微信公众号请加:PAIR_Dongding及姊妹号:shishiruijian
转贴者附:
傅莹:中美关系再次站在方向选择关口
傅莹
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文/傅莹) 中美关系下滑的速度超出人们预料,美国领导人的几个讲话更让人感觉到寒风阵阵,就像一些中外学者质疑的:难道要闭着眼睛跳入"修昔底德陷阱"?
美方挑起经贸摩擦所带来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开始向其他领域蔓延,使两国关系处于建交以来罕见的低点,也让本已存在多重挑战的世界面对更大压力。在国际层面,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重登台面,同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杂糅在一起,像数把利剑划破国际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形成的紧密联系,颇有要将世界拖回到20世纪上半叶那种动荡状态之势。
以受害者姿态对华扣帽
可以看到,国际力量对比导致的现实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修正"是一大背景。全球生产价值链、资源配置网络和科技研发链条上对新增长动能的竞争是另一大背景。再有就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基于价值观和制度差异,对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功疑惧日深。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却以受害者姿态对中国提出指责,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建立在绑架美国利益、使美国"吃亏"的基础上。事实上,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头号受益者。根据世界银行按美元现价所做的统计,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990年是22.57万亿美元,到2017年达到80.68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GDP从5.98万亿美元增长到19.39万亿美元,中国从0.36万亿美元增长到12.24万亿美元;同期,美国人均GDP从2.39万美元增长到5.95万美元,中国从318美元增长到8827美元。
比照一下,美国人比中国人少受益了吗?更何况,美国遍布世界的跨国公司获得了巨额利润,美国企业利用海外低成本加工制造和低价进口以及全球美元环流维持的经济繁荣和民生基准,很难用具体的量化数据来衡量。
显然,问题不完全是因为经济。美国自2017年底以来发布的一系列官方文件把中国当作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最近还以个别非政策性事例为借口,把"干涉美国内政"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由此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给两国关系带来严峻挑战。这些给人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感觉。人们不由得要问,这是否又是美国一次严重的战略误判呢?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否在进行系统性改变?将向什么方向改变?
美国一些人从霸权思维出发,认定中国成长起来后必定要挑战其世界地位,如果现在不进行打压,以后恐怕就来不及了。现在已经看得到美国在技术、标准、人员交往等层面试图对中国限制的动向。这导致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的选择:其一,是相互"脱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体系的割裂,还是相互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继续在同一个全球经济体系内谋求共赢?其二,是相互防范与制约轮番升级,逐渐走向全面对抗,还是经过磨合、调整,实现良性竞争与合作的新型关系模式?
目前,美方释放的舆论和采取的政策措施,似乎试图刺激和迫使中国选择"脱钩"和对抗,更有些人巴不得中国主动卷入代价高昂的世界权力博弈。究其目的,无非是阻碍中国的追赶步伐,至少拉长追赶的时间。然而,中美已在同一全球经济体系内合作40年,都在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价值链上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相互也建立了全方位联系。即便中美真要"脱钩"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是要经历长期而痛苦的过程,对双方的经济和人民的福祉乃至全球经济可能造成的损害,恐怕是世界难以承受之重。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现在美方想把球踢给中方,中国人也开始意识到,中美关系又一次站到方向选择的关口上。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正承受着调整和转型的压力,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增添了新的复杂因素。中国各界在对美关系上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尽管充满忧虑,但没有放弃对未来回归平稳的希望。目前的态势若继续下去,会让两国关系的下滑更加不可遏止,如果相互做些调整,或许能唤醒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无论中美关系如何变化,正如习近平主席曾强调的,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双方和世界肯定是灾难。不能在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再错。
历史进程的方向性变化从来不是在哪个具体时间选定的,而是在千百个具体事件的发生和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累积出来的。只有在大势形成之后,人们才能观察到变化的全貌。而这期间,中美乃至世界各国的表现和选择,将左右未来世界的方向。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希望的方向和目标,确定现实可行的步骤,努力处理好每个具体问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符合中美乃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最佳方向,我们需要把对外政策的方方面面都归拢到这个方向上,以此作为判断大是大非的准则。坚持和平发展是我们根本的选择。当前最重要的是顶住压力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市场更具吸引力。同时增强国际意识和责任感,与世界各国一道,维护好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尽己所能维护、促进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全球体系的开放和自由、国际安全事务的包容与公正。
对中美关系来说,重要的是控制住矛盾的扩散,维护合作根基,避免被裹挟进所谓的对世界霸权之争,确保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不被破坏。从美方对中国提出的种种指责可以看出来,美国社会对中国存在比较多的误解和偏见,这也容易让挑唆中美冲突的人找到空间。我们需要更好和更加主动的沟通,赢取尤其是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对美方涉及中国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攻击,我们坚决回击,坚定捍卫中国的政治主权。对一些基于个案和问题提出的指责,可以拆解、说明,增进了解。而对一些原本就属于我们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坦然接受,加快推进,通过更有效的改革完善我们的经济运作环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站稳脚跟。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本文以作者在俄罗斯第十五届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期间的发言为基础)
↧
node-smtp
Generic SMTP server http://dinhe.net/~aredridel/projects/…
I'm extending and generalizing this into a generic SMTP server and client socket library.
For now, just the server side is implemented.
See http://aria.blogs.theinternetco.net/category/mail-and-spam/ for some background.
FROM https://github.com/aredridel/node-smtp
↧
锵锵行天下06期 探访圣索菲亚大教堂,屹立千年,见证家族与帝国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