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看得透又看得远者prevail.ppt.cc/flUmLx ppt.cc/fqtgqx ppt.cc/fZsXUx ppt.cc/fhWnZx ppt.cc/fnrkVx ppt.cc/f2CBVx
Viewing all 2045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inux 的 ACL

$
0
0
今天在配置 squid 的 basic auth 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我把 htpasswd 生成的密码文件放在了 / root/config 目录下,然后在认证的时候老是遇到 http 407 deny
查看 / var/log/squid/cache.log 的时候发现不能够 stat 那个密码文件。
之后把那个密码文件 chmod 成 777, 发现还是不行
最后把那个密码文件放在了 /etc/squid 目录下,终于可以了
搜索了一下,发现 linux 除了一般的文件权限控制还有 acl.
查看了一下 fstab 文件,确实已经开启了
1
/dev/vda1  / ext3 noatime,acl,user_xattr 1 1
我去查看了一下那个密码文件的 acl,发现是 rwx,好像正常的
1
2
3
4
5
6
7
debian:~/config# getfacl pass2
# file: pass2
# owner: root
# group: root
user::rwx
group::rwx
other::rwx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 /root 目录对于非 root 用户设置成了不可读不可写.
1
2
3
4
5
6
7
8
debian:~# getfacl /root
getfacl: Removing leading '/' from absolute path names
# file: root
# owner: root
# group: root
user::rwx
group::---
other::---
运行 squid 的用户是 proxy,由于设置了 acl,proxy 用户访问不了 / root 内的文件(就算 / root/config 文件夹和 /root/config/pass 权限设置成 777 也没用!),所以就导致了 squid 没有权限去认证了。
ACL 使得 Linux 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权限控制,详细可以参见 Linux ACL 体验.

Atomia DNS

$
0
0
Atomia DNS 
Copyright (c) 2009-2014, Atomia AB info@atomia.com

What is Atomia DNS?

Atomia DNS is a multi tenant system for handling large amounts of DNS data through programmatic interfaces.
Atomia DNS also contains synchronization agents for making sure that this data hits all of your nameservers. Agents for PowerDNS and Bind-DLZ are included.
In addition Atomia DNS includes a number of clients for making management simple, in no particular order:
  • Command line management through atomiadnsclient (atomiadns-client)
  • Web-management through atomiadns-webapp
  • Zone-file import through atomiadns-zoneimport
  • Helpers included in the sync agents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0
0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当时从陆路至于郢都,朝见了楚王,致了晋主之命。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然虽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已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采缎,高车驷马。伯牙离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假臣舟楫,以便医药。”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来使,副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到江头而别。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伯牙是个风流才子,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待我抚琴一操,以遣情怀。”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轸,弹出一曲。曲犹未终,指下“刮剌”的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住船所在是甚么去处?”船头答道:“偶因风雨,停泊于山脚之下,虽然有些草树,并无人家。”伯牙惊讶,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下,那得有听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来刺客;不然,或是贼盗伺候更深,登舟劫我财物。”叫左右:“与我上崖搜检一番。不在柳阴深处,定在芦苇丛中!”
  
  左右领命,唤齐众人,正欲搭跳上崖,忽听岸上有人答应道:“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值骤雨狂风,雨具不能遮蔽,潜身岩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那人不去,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罗唣,走近舱门,回嗔作喜的问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听琴,站立多时,可知道我适才所弹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人所弹,乃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其词云:‘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到这一句,就绝了琴弦,不曾抚出第四句来,小子也还记得:‘留得贤名万古扬。’”
  
  伯牙闻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土,隔崖窎远,难以问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舱去,见我老爷叩头,问你甚么言语,小心答应,官尊着哩!”樵夫却是个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须粗鲁,待我解衣相见。”除了斗笠,头上是青布包巾;脱了蓑衣,身上是蓝布衫儿;搭膊拴腰,露出布裩下截。那时不慌不忙,将蓑衣、斗笠、尖担、板斧,俱安放舱门之外,脱下芒鞋,躧去泥水,重复穿上,步入舱来。官舱内公座上灯烛辉煌,樵夫长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礼了。”俞伯牙是晋国大臣,眼界中那有两接的布衣,下来还礼,恐失了官体,既请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道:“贤友免礼罢。”叫童子看坐的。童子取一张杌坐儿置于下席。伯牙全无客礼,把嘴向樵夫一努,道:“你且坐了。”你我之称,怠慢可知。那樵夫亦不谦让,俨然坐下。

  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问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默坐多时,怪而问之:“适才崖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言:“不敢。”伯牙道:“我且问你,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此琴何人所造?抚他有甚好处?”正问之时,船头来禀话:“风色顺了,月明如昼,可以开船。”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问,小子若讲话絮烦,恐担误顺风行舟。”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讲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何况行路之迟速乎!”
  
  樵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僣谈。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何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为七不弹?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何为八绝?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又想道:“就是记问之学,也亏他了。我再试他一试。”此时已不似在先你我之称了,又问道:“足下既知乐理,当时孔仲尼鼓琴于室中,颜回自外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贪杀之意,遂露于丝桐。’始知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
  
  樵夫道:“《毛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试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伯牙将断弦重整,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两句,道着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
  
  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贱字子期。”伯牙拱手道:“是钟子期先生。”子期转问:“大人高姓?荣任何所?”伯牙道:“下官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上国而来。”子期道:“原来是伯牙大人。”伯牙推子期坐于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点茶。茶罢,又命童子取酒共酌。伯牙道:“借此攀话,休嫌简亵。”子期称:“不敢。”

  童子取过瑶琴,二人入席饮酒。伯牙开言又问:“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伯牙点头道:“好个集贤村。”又问:“道艺何为?”子期道:“也就是打柴为生。”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僣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子期道:“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以尽父母之馀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伯牙道:“如此大孝,一发难得。”二人杯酒酬酢了一会。

  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青春多少?”子期道:“虚度二十有七。”伯牙道:“下官年长一旬。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伯牙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官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贵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遂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爇名香,就船舱中与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复命取暖酒再酌。子期让伯牙上坐,伯牙从其言。换了杯箸,子期下席,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谈论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捧一杯酒递与子期,把子期之手,叹道:“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子期闻言,不觉泪珠滴于杯中。子期一饮而尽,斟酒回敬伯牙。二人各有眷恋不舍之意。伯牙道:“愚兄馀情不尽,意欲曲延贤弟同行数日,未知可否?”子期道:“小人非不欲相从,怎奈二亲年老,‘父母在,不远游。’”伯牙道:“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过二亲,到晋阳来看愚兄一看,这就是‘游必有方’了。”子期道:“小弟不敢轻诺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万一禀命于二亲,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于数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伯牙道:“贤弟真所谓至诚君子。也罢,明年还是我来看贤弟。”子期道:“仁兄明岁何时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驾。”伯牙屈指道:“昨夜是中秋节,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日了。贤弟,我来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访。若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为君子。”叫童子:“分付记室将钟贤弟所居地名及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薄上。”子期道:“既如此,小弟来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边侍立拱候,不敢有误。天色已明,小弟告辞了。”伯牙道:“贤弟且住。”命童子取黄金二笏,不用封帖,双手捧定道:“贤弟,些须薄礼,权为二位尊人甘旨之费。斯文骨肉,勿得嫌轻。”子期不敢谦让,即时收下。再拜告别,含泪出舱,取尖担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于腰间,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头,各各洒泪而别。

  不题子期回家之事。再说俞伯牙点鼓开船,一路江山之胜,无心观览,心心念念,只想着知音之人。又行几日,舍舟登岸。经过之地,知是晋国上大夫,不敢轻慢,安排车马相送。直至晋阳,回复了晋主,不在话下。

  光阴迅速,过了秋冬,不觉春去夏来。伯牙心怀子期,无日忘之。想着中秋节近,奏过晋主,给假还乡。晋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装,仍打大宽转,从水路而行。下船之后,分付水手,但是湾泊所在,就来通报地名。事有偶然,刚刚八月十五夜,水手禀复,此去马安山不远。伯牙依稀还认得去年泊船相会子期之处,分付水手,将船湾泊,水底抛锚,崖边钉橛。其夜晴明,船舱内一线月光,射进朱帘。伯牙命童子将帘卷起,步出舱门,立于船头之上,仰观斗柄。水底天心,万顷茫然,照如白昼。思想去岁与知己相逢,雨止月明;今夜重来,又值良夜。他约定江边相候,如何全无踪影,莫非爽信?又等了一会,想道:“我理会得了。江边来往船只颇多,我今日所驾的,不是去年之船了,吾弟急切如何认得?去岁我原为抚琴惊动知音,今夜仍将瑶琴抚弄一曲。吾弟闻之,必来相见。”命童子取琴卓安放船头,焚香设座。伯牙开囊,调弦转轸,才泛音律,商弦中有哀怨之声。伯牙停琴不操:“呀!商弦哀声凄切,吾弟必遭忧在家。去岁曾言父母年高,若非父丧,必是母亡。他为人至孝,事有轻重,宁失信于我,不肯失信于亲,所以不来也。来日天明,我亲上崖探望。”叫童子收拾琴桌,下舱就寝。

  伯牙一夜不睡,真个巴明不明,盼晓不晓。看看月移帘影,日出山头,伯牙起来梳洗整衣,命童子携琴相随,又取黄金十镒带去:“傥吾弟居丧,可为赙礼。”踹跳登崖,行于樵径,约莫十数里,出一谷口,伯牙站住。童子禀道:“老爷为何不行?”伯牙道:“山分南北,路列东西。从山谷出来,两头都是大路,都去得,知道那一路往集贤村去?等个识路之人,问明了他,方才可行。”伯牙就石上少憩,童儿退立于后。不多时,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线,发挽银丝,箬冠野服,左手举藤杖,右手携竹篮,徐步而来。伯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礼。那老者不慌不忙,将右手竹蓝轻轻放下,双手举藤杖还礼,道:“先生有何见教?”伯牙道:“请问两头路,那一条路,往集贤村去的?”老者道:“那两头路,就是两个集贤村。左手是上集贤村,右手是下集贤村,通衢三十里官道。先生从谷出来,正当其半,东去十五里,西去也是十五里。不知先生要往那一个集贤村?”伯牙默默无言,暗想道:“吾弟是个聪明人,怎么说话这等糊涂!相会之日,你知道此间有两个集贤村,或上或下,就该说个明白了。”伯牙却才沉吟,那老者道:“先生这等吟想,一定那说路的,不曾分上下,总说了个集贤村,教先生没处抓寻了。”伯牙道:“便是。”老者道:“两个集贤村中,有一二十家庄户,大抵都是隐遁避世之辈。老夫在这山里,多住了几年,正是:

  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

  这些庄户,不是舍亲,就是敝友。先生到集贤村必是访友,只说先生所访之友,姓甚名谁,老夫就知他住处了。”伯牙道:“学生要往钟家庄去。”老者闻“钟家庄”三字,一双昏花眼内,扑簌簌掉下泪来,道:“先生别家可去,若说钟家庄,不必去了。”伯牙惊问:“却是为何?”老者道:“先生到钟家庄,要访何人?”伯牙道:“要访子期。”老者闻言,放声大哭道:“子期钟徽,乃吾儿也。去年八月十五采樵归晚,遇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讲论之间,意气相投。临行赠黄金二笏,吾儿买书攻读,老拙无才,不曾禁止。旦则采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心力耗废,染成怯疾,数月之间,已亡故了。”
  
  伯牙闻言,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钟公用手搀扶,回顾小童道:“此位先生是谁?”小童低低附耳道:“就是俞伯牙老爷。”钟公道:“元来是吾儿好友。”扶起伯牙苏醒。伯牙坐于地下,口吐痰涎,双手捶胸,恸哭不已,道:“贤弟呵,我昨夜泊舟,还说你爽信,岂知已为泉下之鬼!你有才无寿了!”钟公拭泪相劝。伯牙哭罢起来,重与钟公施礼。不敢呼老丈,称为老伯,以见通家兄弟之意。伯牙道:“老伯,令郎还是停柩在家,还是出瘗郊外了?”钟公道:“一言难尽!亡儿临终,老夫与拙荆坐于卧榻之前。亡儿遗语嘱付道:“修短由天,儿生前不能尽人子事亲之道,死后乞葬于马安山江边。与晋大夫俞伯牙有约,欲践前言耳。’老夫不负亡儿临终之言。适才先生来的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吾儿钟徽之冢。今日是百日之忌,老夫提一陌纸钱,往坟前烧化,何期与先生相遇!”伯牙道:“既如此,奉陪老伯,坟前一拜。”命小童代太公提了竹篮。

  钟公策杖引路,伯牙随后,小童跟定,复进谷口。果见一丘新土,在于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贤弟在世为人聪明,死后为神灵应。愚兄此一拜,诚永别矣!”拜罢,放声又哭。惊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问行的住的,远的近的,闻得朝中大臣来祭钟子期,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却不曾摆得祭礼,无以为情,命童子把瑶琴取出囊来,放于祭石台上,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伯牙问:“老伯,下官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不能已,众人为何而笑?”钟公道:“乡野之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故此长笑。”伯牙道:“原来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钟公道:“老夫幼年也颇习。如今年迈,五官半废,模糊不懂久矣。”伯牙道:“这就是下官随心应手一曲短歌,以吊令郎者,口诵于老伯听之。”钟公道:“老夫愿闻。”

  伯牙诵云: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钟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钟公道:“原来如此,可怜!可怜!”

  伯牙道:“老伯高居,端的在上集贤村,还是下集贤村?”钟公道:“荒居在上集贤村第八家就是。先生如今又问他怎的?”伯牙道:“下官伤感在心,不敢随老伯登堂了。随身带得有黄金二镒,一半代令郎甘旨之奉,一半买几亩祭田,为令郎春秋扫墓之费。待下官回本朝时,上表告归林下。那时却到上集贤村,迎接老伯与老伯母,同到寒家,以尽天年。吾即子期,子期即吾也,老伯勿以下官为外人相嫌。”说罢,命小僮取出黄金,亲手递与钟公,哭拜于地。钟公答拜,盘桓半晌而别。

  这回书,题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后人有诗赞云: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你是中国人吗?

$
0
0

"人是观念的动物,你和另一个人的不同本质在于观念,而不在于种群。不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是想象的共同体,基于一定观念认同的共同体。"

川普宣布9月起對中國商品再加稅|香港公務員今晚上街

$
0
0

川普宣布9月起對中國的3250亿美元价值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哈哈,再次fuck共匪。

年代向錢看 川普、習近平貿易戰再破局! 香港抗爭遍地開花?!川普成反共戰神!

邓丽君的化身-【陳佳】- 船歌

【馬西屏兩岸恩仇錄】中共最怕的國民黨人 揭特務頭子神秘面紗


台灣貨輪撞上中國「最神秘」軍艦

【馬西屏兩岸恩仇錄】蛇蠍美人、臥底殺手 國共金牌特務大揭密

新闻联播空前怒怼美国,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再次发生方向性变化 (共匪发狂了,哈哈)

$
0
0


最近三天,新闻联播怒怼美国的火力突然加码,近乎是爆粗口,这种情况是历史空前的,非常值得关注。
新闻联播说,“卑鄙”的美国“撒谎不脸红”, “令人喷饭”,“满嘴跑火车”。美国已经“丢掉遮羞布”,就是“搅屎棍”,在“裸奔”,“美国梦已经变成美国噩梦”。
这意味着中国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的态度正在发生方向性的变化,要理解这一变化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应该回顾一下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明认知的变化历程。
整体而言,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的态度历经了3次变化,四个阶段。
3次变化分别是:甲午海战之后是一变、新中国成立是一变、92年邓小平南巡是一变。
四个阶段是:鸦片战争至甲午海战是第一阶段、甲午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是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邓小平南巡是第三阶段、92年邓小平南巡至今是第四个阶段。
现代人对中国近代史所存在的一个很大误解是,中国之所以崇拜西方文化,主张西化,甚至全盘西化,是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节节败退的结果,也就是说,被西方“打服”了。
其实,在文化上“打服”中国的并非是欧美列强,而是后来因学习欧美而迅速发迹的日本。中国在文化上被“打服”的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在此之前,尽管也在军事上接连溃败,但中国依然保持着“文化自信”,依然坚信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问题的,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对中国之外的文化,依然采取着自古以来的看法,将其称之为“蛮夷”。
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一点也不羡慕西方文化,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武器先进,而文化落后的蛮夷。为抵抗西方的武力入侵,中国固然需要学习西方,但那也只是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式的学习。这种思路被用两句话进行概括:“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的“洋务运动”正式以此为之道思想而展开的。
“洋务运动”就是直接针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学习,主要是学习他们的军事技术。为此,中国开始官派留学生。著名的严复就是其中一位。这些最早的留学生成为后来军事学校和北洋水师的骨干。需要指出的是,那时的留学生在主流观念中尚且是边缘化,只是在洋务系统内被认可,但并不为社会所认可,社会只认正统的科举。
可以这么说,那时的留学生类似于现在“野鸡大学”毕业的学生,取得科举功名才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因此,后来严复又迫不得已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但均失败了。
由于洋务运动是在晚清政府的主导之前展开的,而且又在甲午一战出现全军覆没式惨败,因此,现代主流的历史观点对它是彻底否定的。但是,洋务运动中却存在当下中国最迫切希望得到的东西:文化自信,这一点却被普遍无视了。
甲午海战让中国对西方的看法发生第一次方向性变化,由根本的否定转变为根本的肯定。但是,这个变化的根本诱因,并非单纯地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在于这次战败对象是日本。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文明的边缘文明,它的突然崛起就是通过在文化上彻底西化而实现。中国被经由日本所展示的西化的力量所折服。因此,日本迅速成为中国的仰慕和学习对象。
因此,在文化上“打服”中国的是日本,但并非是日本的武器,而是是日本的西化所迸发出的力量。中国仰慕和学习日本,并不在于日本本身,而是日本的西化过程和经验。日本只是一个西化的示范和榜样,或者是中国在文化上进行西化的中介。
中国真正的留学热正是在甲午海战之后才得以出现,留学的价值才随之被社会真正认可。留学热的第一站并非欧美国家,而是日本。留学日本,就是学习当时的日本文化,而当时的日本文化,并非独立的文化,而是西化,更准确的表述是:脱亚入欧。所谓的“脱亚”,其实就是“脱中”。那么怎么才能实现文化上“脱中”?就是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彻底的推翻和否定。
尽管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已经长达2000多年,但是,依然将中国文化当成一个“外来文化”、“他者文化”,一旦他们认为发现了“更好”的文化——西方文化,他们就果断抛弃中国文化。这样中国文化就成为日本进行西化的负担和绊脚石,于是就极力进行污化和否定。因此,当时的日本文化实际上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崇拜西方文化,二是否定中国文化。当时蜂拥而至中国留学生,所学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
当日本留学潮的中国学生们学成回国时,时间就来到了20世纪初。在他们的带领下,导致中国出现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辛亥革命”,这个发生在1911年。第二件大事就是所谓的“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绝大部分都有日本留学经历,“同盟会”甚至就是直接在日本成立,其领袖孙中山甚至还娶了一个日本老婆。“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辛亥革命”的“兄弟运动”,它的主要领袖,除了胡适外,全部都是日本留学归国人员,包括: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易白沙、吴虞等等。胡适是留学美国。
所谓的“新文化”,实际上就是经由这些年轻的日本留学生所搬运至中国的日本文化,核心要素有两点,一个是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另一个则是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拿“新文化”与“洋务文化”相比,非常有意思。在主张学习西方上两者是一致的,为此两者都直接派出了留学生,只是“洋务文化”留学的目的地是英美等西方列强,而“新文化”留学的目的地则是日本。欧美与日本文化的相同之处都是西化的文化,但不同之处是,日本文化中还有否定中国的要素,而欧美列强的文化中则没有这个要素。当然,欧美文化本身也是否定中国文化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否定中国文化当成一个重要课题去研究,没有相关的独立的科目。
因此,对于早期直接留学西欧国家的那些留学生,尽管也崇尚西方文化,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发展出否定中国文化的概念。最典型的就是严复,他翻译了大量的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在根本上否定中国文化。提出要彻底否定中国的,反而是后来留学日本的那些人,而日本的西化则是二手的。
首先提出要彻底否定中国文化的,要打倒孔家店的,并非中国人自身,而是日本人。那些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受到迷惑和影响,将这些东西贩运到中国。
也就是说,最先对中国文化彻底失去信心的是日本人,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失去“文化自信”,因为他们并未将儒家文化看成是自家的。当那批留学生们将对儒家文化彻底失去信心的状态从日本传播至中国时,中国也受到感染,也开始对儒家文化彻底失去信心。但对中国而言,就是失去了“文化自信”。
所以,日本对近代中国的最大毒害,并非曾经侵占过大半个中国,而是蛊惑中国年轻人的人心,让中国失去“文化自信”。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在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让中国的“新文化”分化成两个路线。一条线是“日本主义”的新文化,另一条线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共产党走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路线,而由同盟会改组而来的国民党走的则是日本主义的新文化路线。因此,两条路线的新文化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表现为国共之争,最后形成全面内战。
在共产党彻底打败国民党之前,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两个路线的新文化的竞争中,由国民带所代表的日本主义路线一直是占优的。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取得统治地位。这也导致了中国对西方认知的第二次变化,由此前对西方的彻底肯定,又转变为路线上的否定,或意识形态上的否定。中国对西方的认知随之进入第三个阶段。
尽管马克思主义的直接产生地是西欧列强国家,具体来说是英国和德国,但是它却又在路线上是反西方的,反资本主义的。而且,也没有在西方的核心区取得成功,反而是一个边缘国家成功了,就是位于东欧和中亚的俄罗斯。
也就是说,中国也没有直接从西方国家引入马克思主义,而是以俄罗斯(后来成为苏联)为榜样和中介的。日本主义的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都是产生自西方列强。但是,中国引入他们都是通过一个中介,日本和俄罗斯,他们不仅是中国的邻居国家,而且对这两种新思想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单纯的思想并不能打动中国,对新思想的“成功实验”才能打动中国。
马克思主义只是在路线上反对资本主义,并非彻底地反对资本主义。具体来说,就是只在产权所有制上反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产权公有,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的产权进行公有,资本主义则主张产权私有。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产权本身,并反对资产、资本本身。事实上,马克思主也是以产权、资本、资产为本位的,也主张大力发展之,只是反对私有而已。
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尽管是反资本主义,反对资本私有私有制,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彻底反对西方文化的,依然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也是对中国文化持否定态度的。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并没有专门重要的章节内容去否定中国文化,但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由日本主义的新文化被引入之后而引入,因此吸收和继承了日本主义新文化中的否定中国文化的因素。实际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由日本主义者转化而来,譬如作为共产党最重要创始人的陈独秀和李大钊。
也可以说,资本主义是私有制的资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公有制的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主流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在路线和意识形态上否定西方,但同时对中国文化自身也是否定的。那时的中国只有路线和意识形态上的自信,但并没有“文化自信”。
时间来到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迅速私有化而走资本主义的路线。中国在此前所奉行的路线和意识形态就失去了重要支撑,路线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也遭到极大破坏。但是中国并没有步苏联的后尘,而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和意识形态,而是采取了弱化这方面的争论、争议,将关注点转向经济效率的提高。
这一转向的成功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标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对这一转型的通俗化表述版本是:“不争论”;“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逮住老鼠”指的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的发展,黑猫白猫指的是意识形态的不同。
这样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就发生了第三次变化,不在对其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经济效率上的肯定,并学习之。中国将关注的重要转移到经济效率的提升上,也将自信锚定在经济上,锚定在经济效率的提升上,经济的快速发展上。中国的自信演变成“经济自信”,或者致力于打造“经济自信。”
正式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始逐渐建立对美国的向往和崇拜。这种崇拜在2005年左右到达顶峰和极致,在2008年次债危机之后,开始回落。
在经济效率的提升上,在经济发展上,中国非常成功,可以说是全球最成功的的,比任何国家都成功。从92年至今,不过区区27年,中国迅速实现了经济的崛起。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远远高于除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而且超越美国也是指日可待。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事实也证明,中国比任何国家都适应全球化的竞争体系,或者说,在全球化的竞争体系中,中国的竞争力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高,发展中国家也好,发达国家也罢。
这种情况使得中国的“经济自信”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使得作为昔日唯一超级大国的嫉妒和不安。
美国实际上是内外交困,在外部是令人窒息的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内部则是已经让美国社会产生分裂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92年以来,在中国持续良性发展的同时,美国却持续恶性发展,就是随着产业空心化而产生的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2008年次债危机之前,美国借助举债将问题给掩盖的,但是次债危机的发生却打碎了这个盖子,让美国的真实情况暴露于世人。美国中产及中产以下的阶层的收居然30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于是美国老百姓不干了,他们觉得自己受骗了。在2012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他们打出了99%VS1%的口号。美国已经分裂为量大集团:99%的人是一个集团,他们收入很少增长,甚至零增长、负增长,1%的富豪是一个集团,他们的收入则高速增长。
遗憾的是,面对严峻的问题,美国不是去自我反思、自我检讨,反而认为问题的根源在美国之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最好中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表现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不仅放弃了“政治正确”,而且堂而皇之地反对全球化,主张“美国优先”,要在美墨边境修高墙,并悍然发动与中国的贸易战。
美国的精英们,尤其是政治精英对中国的认知和指责显示出惊人的无知和愚蠢,不讲道义,不讲规矩,不讲契约,一副十足的小人无赖形象。
终于,在7月25、26、27日连续三天,新闻联播在国际锐评开始对美国历史空前地进行粗口式斥责,说美国已经是“裸奔”在世界的“搅屎棍”,“撒谎不脸红”,说话“雷人”地“让人喷饭”,“美国已经变成美国噩梦”。
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认知已经正在又一次地发生方向地变化。
仔细研究国际锐评的用词可以发现,中国评判美国的标准正在朝向传统回归,更准确地说,正在回归到甲午海战之前。
甲午海战之前,中国将西方文明统称为蛮夷,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义利”标准。以义为本、重义轻利的是华夏、中国,相反,以利为本、知利不知义的是蛮夷。
“义利”不仅是评判文明的标准,也是在中国之内区分不同人群的标准,将整个社会分为两大群体:君子、小人。以义为本的是君子,以利为本的是小人。因此,中国文明就是“道义文明”,也是“君子文明”,而西方文明则是“利益文明”,也是“小人文明”。
甲午战争以来,随着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中国在评判文明时,彻底放弃了“义利”的标准。但是,近日新闻联播对美国的怒斥,所使用的标准正是主要基于这一标准的。这三天对美国的批评,归结起来就一句话:美国是毫无信义,唯利是图的小人。
------- 
到底谁“毫无信义,唯利是图”?恐怕是共匪自己吧,共匪又在倒打一耙。

王朔的言论与文字

$
0
0


1、王朔:学生被杀害,他没出现;学生被强奸,他没出现;学生没校车,他没出现;学生读不起书,他没出现;学校被震塌了,他没出现。大家说出了以上问题,就是抹黑了天朝,他出现了。

2、王朔评论:王林事件戳穿了中国精英、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文体明星的遮羞布,脱掉了他们最后一条内裤。1、他们智商很低;2、他们缺乏安全感;3、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他们不是现代人,是前现代人;4、他们对社会毫无责任感。——渣滓俨然精英,这是时代的悲哀。

3、王朔:"很多人说移民到国外,只能当二等公民,说得好像在国内你就是一等公民似的。在国内,你TMD连公民都不是,还好意思说几等!"

4、王朔:我承认中国当前的最大问题是稳定,但如何实现这个稳定,你们的思想走偏了。打一个比方 :你骑在别人脖子上,体重越来越重,还不停地大小便。嚷嚷下面扛着你的人"稳定"?实现稳定非常简单,简单得让你吃惊:你从脖子上下来就行!(高,实在是高)

5、王朔: 先帝留下的烂摊子,第二代治理者的办法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虽然去不了病根儿,但起码能减轻症状,让你自以为治好了。第三代是头疼医脸,脚疼也医脸,对他们来说,治不治好不要紧,面子最重要。这一代就邪乎了,头疼堵嘴,脚疼也堵嘴,只要不喊出来疼,就算没病。

6、王朔:中国社会的"四大魔咒"

在我看来,这个社会既非悲剧,亦非喜剧,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或者说是中国特色的闹剧。

参与这场闹剧演出的,不只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物,也包括习惯了自欺欺人的老百姓,以及我这样"别有用心"的看客!

闹剧总少不了一些经典台词,也就是可笑的理论。我把它们简单归结为"四大魔咒"。之所以搞笑,因为它貌似真理,实则违背常识,蛮不讲理。演员们很陶醉,看客们游戏其间,推波助澜跟着起哄。

第一咒、抹黑论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批评政府很正常,也很有必要,无论这种声音多么刺耳,来自哪里。特别是知识分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批评政府,此职责之所在

谁在台上就骂谁,道理就这么简单。做官不但要经得起人夸,更要经得起人骂。因为你掌握权力,你的言行跟大家的祸福有关,所以大家要监督你,批评你!而现实正好相反,权力永远正确,谁过气了,骂谁;谁在台上,舔谁!

如果有人胆敢批评几句,马上就祭出"抹黑论"反复修理。可诸位想想,如果阁下面白如玉,类似潘安宋玉,别人就算把臭狗屎扔过来,抹黑得了?白本就是白嘛,即便被抹黑了,洗把脸,终归还是白。没这点自信,算什么大丈夫?

如果阁下的脸本就是黑的,抑或心比脸更黑,还用别人抹?就算人民的眼睛达不到雪亮的标准,这点东西总看得清吧!若不自知,撒泡尿瞅瞅,不就一目了然了。

也就是说,真正白的人,根本不怕别人抹黑,往往一笑了之。诚所谓大丈夫当如是也!动不动祭出抹黑论者,大多是因为心虚,或自欺欺人,明知自己脸黑心黑,还想被天下人夸为貂蝉西施。可有脸黑如锅底的西施吗?如果你是范蠡,真愿意放弃荣华富贵,跟这种型号的西施私奔?

究其根本,讳疾忌医而已。比如说这两年我身体不好,房事欠佳,就特别不想见人,怕人家提这事,只喜欢别人说:您身体真棒,跟西门庆在巅峰时期一样。听了当然很爽,爽完赶紧去吃药。

自己心黑,长得丑,干了一堆龌龊事,心虚,怕别人知道,不许别人说!所谓的抹黑论,如此而已。

第二咒、砸锅论

最近有一种时髦的说法,所谓砸锅论——不能吃我的饭,砸我的锅云云。

依照常理,吃别人的饭,当然不能砸别人的锅,否则就是小人。但这不是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家是否吃了阁下的饭,或者说批评两句就等同于砸了阁下的锅?这到底是什么质量的锅,几口唾沫就他妈能砸穿?

在有些人看来,国家就是我的,只要你生于斯长于斯,无论是人是虫,都是靠我活着。这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歪理一脉相承。尔等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否则就是贰臣逆贼,砸了我的锅。

事实上这完全是强盗逻辑。就本人而言,自食其力,尽管活得不太如意,但也不屑于某些人的施舍。几千年来,普通民众都是自己养活自己,从没有吃别人的饭,用的也是自己的锅!倒是那些扬言施舍我们的,以形形色色的名义,吸干了我们的血汗。

他们机关算尽,把我们的锅据为己有,然后大言不惭地说,这锅是他们的。我们只能逆来顺受,稍微有点抱怨,就被认为是要砸他们的锅。

退一步讲,就算那些锅真成了他们的,但有资格分杯羹者,只是极少数,也只有他们,才有砸锅的机会!老虎苍蝇们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想砸锅可能吗?

何为人民公仆,简单讲,因为吃着人民锅里的饭,必须恪尽职守,为人民服务。某些人却颠倒是非,不但人民的锅成了他们的,一边吃一边砸,吃相丑不堪言,甚至把砸锅的罪过,也要转嫁给锅的主人!

盗跖说"盗亦有道",所谓的砸锅论,就是盗亦无道的典范!

第三咒、汉奸论

愚生有年,也读过不少历史书,从没见过像今天这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汉奸的帽子满天飞!

在有些人眼中,中国人只适用简单的二分法:要么你是祖国的暖男,要么你就是汉奸!

可在我看来,这些装腔作势、阴阳两亏的玩意,无论老幼、型号大小,绝非祖国的暖男,不过是权贵的卵男罢了。

因为判断某人是不是汉奸卖国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做汉奸的资格;二是有做汉奸的事实。前者尤为重要,没有前者,一切都是扯淡。

谁才有资格做汉奸卖国贼?只能是掌握权力与公共资源的人。道理很简单,他们有的卖啊!作为普通百姓,就算你铁了心要当汉奸卖国贼,可一无所有,你拿什么卖给别人?

自古而今,卖国都是高大上的工作,绝非一般人所为。每次看见某些人指责别人是汉奸卖国贼,我哭笑不得——您真会抬举他或他们,就一店小二、臭老九、唱戏的,卖个屁啊。

简言之,如果你立志要成为汉奸卖国贼,首先要去做官或国企老板!我不是说他们就是卖国贼,而是说,只有他们才具备做汉奸卖国贼的资格。

另外,一个人是不是汉奸卖国贼,必须要有卖国的事实。如果只是发几句牢骚,在外国生个娃,就给人家扣汉奸的帽子,这公平吗?石敬瑭是卖国贼,因为他把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张汉卿是卖国贼,因为他把东三省送给日本人。这才是货真价实嘛。吃个肯德基变成汉奸国贼,坏事做绝倒成了民族英雄,这评选标准也太奇葩了吧!

说透了,有些人动不动指责别人是汉奸,不是自己多高尚,只是为了肚脐眼下边那点福利罢了!因为最廉价的爱国方式就是给别人扣汉奸帽子。摸着胸口,对着自己的良心想想,当阁下发帽子的时候,真那么纯洁,只是因为爱国,没有其他龌龊(比如说弄几根骨头)的想法?

他们真的在乎这个国家吗,那为何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公视而不见,对民众的疾苦无动于衷?那些被王书记送进去的苍蝇老虎,在落马以前,哪个不口口声声是祖国的暖男?可事实证明,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汉奸国贼!

第四咒、阴谋论

有人说,中国人是酷好阴谋论的民族。别的不说,且看四大名著,无不是阴谋论的教科书。即便裤裆里那点风流事,也要盖上阴谋论的戳。

现在流行的所谓"别有用心论",大概就是传统阴谋论的翻版。

你批评了政府几句,他们就指责你是别有用心!

你拒绝脱了让他上,他们就污蔑你是别有用心!

你说空气太脏食物有毒,他们就说你是别有用心!

就算他是流氓,你不歌颂他,他们就认为你别有用心!

总之,你一言一行,无论是非对错,只要不是他们想听的,他们想要的,你就是别有用心,你就是心灵阴暗的小人!只有他们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国家,只有他们是表里如一的正人君子!

有些人就喜欢把一切问题上纲上线到政治阴谋论的高度,即便是讨论环境、医疗等寻常问题,只要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就会被质疑是别有用心的西方走狗。

他们为何要玩如此下作的把戏?因为斑斑劣迹就摆在那里,他们百口莫辩,只好转换话题,用给别人扣帽子的手段帮助自己暗度成仓,继续抹着红脸蛋为非作歹。

比如我主张言论自由,这跟美国人有何关系?就算明天美国人死绝了,我也主张言论自由啊!比如说我主张民主政治,只是为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岂是受了撒旦的蛊惑?!一切只是基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到底有什么别心可用呢?

据某些人的逻辑推理,奥巴马可能是世上最苦逼的人。除了照顾美国公民,还要料理这么多潜伏在中国、别有用心的兄弟。可谁也不能白别有用心啊,那美国人的骨头在哪里呢?就算奥巴马有这份心,他也未必能拿出这么多银子!

如此谬论,有些人竟然还信!也许在小人们看来,世人跟他们是一丘之貉,都是为了利益整天玩阴谋诡计!尽管我对中国人的素质不敢恭维,但从不认为,大家会集体龌龊到如此地步!

类似的王八蛋谬论还有很多,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诸位不要听信某些人的魔咒,而是以开阔的胸怀,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我们的国家。惟其如此,才能结束这场世纪闹剧以及我们被诅咒的命运,否则最后的下场不过是黄粱一梦,呜呼哀哉!

從防火牆、金盾工程到社會信用體系,中國如何創建「河蟹」社會?

$
0
0
控制公民思想,河蟹你
「跨越長城,走向世界每個角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送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內容如此描述道,然後它就飛越4,500英里(按:約7,200公里),從北京寄到德國柏林。這一年是1987年,中國的科學家慶賀自己的古老祖國,正式加入新的全球網際網路中。
另一個里程碑不久也隨之而來。1994年,中國採用同一套TCP/IP系統,啟動全球資訊網。幾乎在一夕之間,中國科學家沉悶的研究工具,變成一個數位「場所」,會迸出多彩多姿的網站和圖像;兩年後,網際網路開放給人民使用,不再只限於研究機構,新使用者從稀稀落落轉變成大量湧入。1996年,只有四萬名中國人上網;到了1999年,就有400萬人。2008年時,在活躍的網際網路用戶人數方面,中國超越了美國,來到2億5,000萬300人。如今,這項數字已經再翻三倍,達到幾近八億人(超過全球網民數的四分之一),而且就像我們在第二章所述,他們使用的一些社群媒體,擁有最出色也最活躍的形式。
然而,從一開始就明確顯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來說,這個網際網路將不會(也不可以)按照美國發明者的定調,成為隨心所欲、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天堂。
四千年來,中國一直保持一個單獨、內聚的政體。該國的近代史由兩個關鍵時期界定:蒙受外國列強找麻煩、侵略與剝削的一個世紀,以及隨後的一連串革命,解放了共產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的融合勢力。因為這些原因,中國當局很重視「和諧至上」。在中國疾速崛起中,和諧居於核心,也持續是中國共產黨的基礎政治教條,根據它的前最高領導人胡錦濤的說法是:創建「和諧社會」。相對的,異議的觀點只對國家有害,會再度讓國家容易受到外國列強的陰謀襲擊。
因此,中國向來認為控制網路的想法至關重要,甚至是正常的國家義務。和諧統一必須維持;有害的想法一定要根絕。袁志發擔任過政府的高級宣傳官員,他在2007年曾陳述這種哲理:「世間的事物皆有韻律。」他選擇的字眼很重要,巧妙的有別於「審查制度」的說法——「韻律」是指管控「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
從一開始,中國共產黨就設法確保網際網路的支配權,把持在政府手上。1993年,當網路開始被視為具備潛在重要力量的事物時,官員就禁止所有未經過少數國營電信公司的國際連線。公安部不久便與網路管理者聯手合作,負責阻止「顛覆性」或「傷風敗俗」的資訊傳播。相較於全球其他地方顯現出的混亂國際連網,中國的網際網路成了封閉系統。雖然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可以建置自己的網站,與中國「內地」的其他使用者自由交流,但只有少數經過仔細審查的電纜線,能讓他們連結到更廣闊的世界。「中國的網際網路」完全沒有讓人民越過長城,反而被一個新的障礙局限: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
中國當局也設法控制國內的資訊。1998年,中國正式展開它的「金盾工程」(Golden Shield Project),這項數位工程的壯舉,足以媲美三峽大壩之類的雄偉實物;其意圖是將中國的網際網路,轉變成一個史上最大的監控網路——有個擁有每位人民的紀錄、一大群審查員和網路警察的資料庫,以及追蹤與控制整個網路中傳輸資訊片段的追蹤系統。這項工程耗資數10億美元,僱請的工作人員有數萬名。特別的是,這個境內網路在部分關鍵環節的設計與建構,是外包給美國的公司,尤其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與思科(Cisco),甚至提供了為大企業建置龐大封閉網路的經驗。
金盾工程最突出的部分,是它的關鍵字過濾系統。應該加入禁用詞清單的用字或片語,它都有效的予以停用了。隨著中國網路使用者從早期靜態的網站,躍入2000年代初期的部落格平臺,再進入2009年開始的大量「微網誌」(microblogging,微博)社群媒體服務,這個關鍵字過濾系統也齊步前進。如今,每個擁有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的人肩上,都好像有一名若隱若現的政府審查員,不僅網頁的搜尋結果找不到禁用的答案,帶著禁用詞的訊息也無法送達預定的接收對象。因為禁用詞清單即時更新,世界其他地區的網路所出現的事件,根本不會在中國發生。
舉例來說,2016年,名為「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的大批資料被洩露在網路上,並迅速轟動到病毒式蔓延。這批曾經是機密資訊的文件,容量為2.6 TB(terabytes,兆位元組),是全球精英人士用來藏錢的離岸銀行帳戶資訊——這是「網際網路完全透明化」發揮作用的有力實證。在這批洩露的公文中有紀錄顯示,八名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人的家人(包括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姐夫)透過離岸的空殼公司,轉移數千萬美元到中國境外。
這項資訊的每一個細節,任何線上網民都可以取得——除非你住在中國。當消息一傳出,中國中央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發送一則緊急的「刪帖通知」。該命令表示:「查刪已轉載的巴拿馬文件相關報導。相關內容一律不再跟進,任何網站一旦發現傳播境外媒體攻擊中國的內容,將從重處理。」隨後,所有中國網民都無法取得巴拿馬文件和當中的資訊。曾有一度,巴拿馬這個國家在中國的網路搜尋結果中暫時消失,直到審查員調整禁令,貼文的刪除條件才只有當中包含「巴拿馬」與領導人名字,或者像是「離岸」之類的關聯詞。
這種過濾實在無所不在,讓中國大量衍生出一批稀奇古怪的雙關語,試圖繞過篩檢。多年來,中國的網路用戶稱呼「審查制度」為「和諧」——一個參考胡錦濤「和諧社會」的影射用字。針對審查屏蔽了一個用詞,他們可能就會說成:「和諧」它。等到審查員察覺到了,「和諧」這個用詞就被封禁了。然而,「和諧」的讀音和「河蟹」很像,於是一個字詞遭屏蔽的時候,意會到的中國網路用戶就開始稱它「被河蟹了」。此外,當社群媒體更重於視覺呈現時,審查封鎖的範圍也擴展到影像。2017年,可愛的小熊維尼消失在中國的網路上——審查員發覺「小熊維尼」是在影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因為他走路的姿勢神似維尼。
透過這種過濾、「清理整治網路」的政策,歷史本身(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人民對歷史的知識與體認)也會遭到更改。鎖定過去任何無法與政權的「和諧」歷史統一的內容,數十億網路舊貼文從現實世界中被抹除。諸如1989年天安門廣場抗議這類重大事件,由於封禁將近300個「危險」文字與片語,全數盡遭清除。中國相當於維基百科的百度百科,搜尋「1989」時曾經只會出現兩個回答:介於「1988」與「1990」的數字,以及「電腦病毒名稱」。其結果是集體的失憶——一整個世代對過去的關鍵時刻全然無知,而且如果他們真的意識到了,也無法搜尋到更多資訊。
中國的審查制度範圍,從明確的政治話題延伸到抱怨,只要內容被視為以某種方式挑戰國家就會介入。2017年,一名河北邯鄲的男子在網路上發帖吐槽醫院的食物之後,因涉嫌「擾亂公共秩序」遭逮捕。
就我們已經見到的,很多國家會箝制網路的討論,但在中國有一個關鍵的差異處:情況有時候和認知的犯罪不相干。其他國家會聚焦在禁止討論人權或呼籲民主化,但中國不是如此,它的審查制度會試圖壓制任何得到過多草根力量支持的訊息,不管它們無關政治——或甚至褒揚政府當局。舉例來說,一名環保人士發起禁用塑膠袋的群眾活動,即使這名活動發起人剛開始還得到當地政府官員的支持,但這個看似正面的新聞就遭到嚴厲審查。在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只有北京中央政府才理當有權力用這種規模,鼓舞與動員群眾。自發性的網路活動挑戰的是國家權威——甚至是中國人的團結。或者,就像中國官方媒體所說的:「這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
自中國網際網路第一天開始,政府當局已經規定網站與社群媒體服務供應商,得要承擔法律責任,負責壓制任何託管在他們網路上的「顛覆性」內容。舉例來說,2016年發生一連串貪汙醜聞之後,政府就徹底禁止所有非源自官方媒體的網路新聞報導,使得個別的網站業者有義務刪除這類報導,否則就要承擔後果。
然而,到頭來,最重的負擔落在個別的中國人民身上。雖然在2000年代初期,中國出現獨立的部落客社群,但到了2013年,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當權,情勢跟著突然逆轉。這一年,中國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個人散播的「網路謠言」,如果點擊瀏覽的網路用戶數達五千名,或轉載分享超過五千次,會面臨誹謗指控(並可能判處三年監禁)。大約在同一時間,中國最受歡迎的網路名人被「邀請」參加一場在北京開的強制會議;他們都收到印上中國網路安全局徽標的手冊,還有一場投影片簡介報告等著他們。報告中顯示,一名部落客從撰寫政治內容,轉換成探討更「合宜的」主題——例如飯店評論與時尚——之後,他變得多麼快樂。這項訊息表達得很清楚:加入我們,否則後果自負。
接著,中國政府又使出更加強硬的手段:受歡迎的美籍華人部落客、創投業者「薛蠻子」薛必群,因有涉案嫌疑而遭逮捕。不久之後,他戴著手銬出現在國家電視臺,譴責自己的部落格貼文,為國家的網際網路發聲。「我以為老百姓挺喜歡我的……這時,我的自律、自我警示就放鬆了,」他表示:「虛榮心的膨脹讓我忘乎所以。」
隨後不久,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羈押步調急劇加快。由於習近平掌權,數萬名中國人民被指控「網路犯罪」,其定罪的範圍從駭客到政府當局不喜歡的任何數位內容。比方說,2017年,中國監管機構裁定,微信討論群組的創建人不僅要為自身的言論負責,也要為每位群組成員的言論擔責。
在中國,僅僅只是壓制公眾意見是不夠的,國家還必須積極塑造公眾意見。2004年開始,中國省級部門已經動員大批官僚和大學生,發表關於政府的正面、積極報導。正如一份外洩的政府公文指出,這些評論員的目標是「積極宣傳,促進團結穩定」。總之,他們的工作就是擔任啦啦隊長,展現出中國時刻保持正面積極的意象,而且他們做這件事時,看起來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
這支網路評論員陣營,與傳統群眾外包網路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組織層級來自國家官僚機構,會吹噓自己的薪資等級、配額、指導方針,以及考試和官方工作證書。批評者很快就為這些評論員封上「五毛黨」的稱號,因為傳聞他們每發一則貼文,可換得人民幣五毛錢(最後,中國完全禁止社群媒體使用「五毛」這個用詞)。一則早期徵聘五毛黨的啟事中承諾:「年終根據發帖量、跟帖量等情況進行綜合測評,並列入全市宣傳工作表彰獎勵範疇。」到了2008年,五毛黨的成員已經壯大到約28萬人。今天,它的成員多達200萬人,一年至少會產出五億則社群媒體貼文。這種大規模、有組織的網路宣傳模式,已經發展得相當成功與普及,以至於再也不需要支付酬勞給許多成員。此外,在中國,從公關公司到中學等其他各式各樣的組織,也模仿了五毛黨的模式。
中國所有的防火牆、監視、關鍵字審查、拘捕,以及群眾外包的宣傳者,目的全是要讓14億人民的意識,與國家的意識融為一體。雖然有些人可能視其為「歐威爾風格」(Orwellian,按:指現代專制政權藉由嚴厲執行政治宣傳、監視、故意提供虛假資料、否認事實和操縱過去的政策來控制社會),但其實與它有更多共通之處的,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毛澤東所說的「群眾路線」。當毛澤東在1950年代與蘇聯決裂時,他曾批評蘇共領導人史達林與蘇維埃版的共產主義太在意「個人主義」;相對的,毛澤東反而展望一個政治循環的願景,當中的群眾意志會透過馬克思主義的視角折射而出,然後塑造成政策,只有歸還給人民才能進一步改善。經由這個過程,各種意見才會灌輸成所有中國人民共有的單一見解。不過現實已證明,群眾路線更難以達成;甚至因為1960年代到1970年代肅清百萬人的文化大革命,這種思維被指責為罪魁禍首,一直到毛澤東在1976年過世之後才停止履行。
藉由中國網際網路帶來的可能性,這種群眾路線的哲學捲土重來。習近平讚揚了這些新科技,因為它們實現了毛澤東「『凝聚』輿論成為一項有力共識」的願景
為了達成這項目標,眼前暗藏更強勢的控管計畫。在新疆難駕馭的少數回族地區,已強迫居民的智慧型手機安裝「淨網衛士」的應用程式。這支應用程式不僅讓他們的訊息被追蹤或封鎖,還搭載遠端遙控功能,讓政府當局直接進入居民的手機和居家網路。為了確保人民一定會安裝這些「電子手銬」,公安會在街上設置巡迴的檢查站,查看人民的手機是否安裝這支程式。
不過,群眾路線最雄心勃勃的落實做法,是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這套體系於2015年展開序幕,在它的願景公文中,提到這套體系要如何營造一個「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對國家忠誠不二的一項特徵。為了達成這項目標,所有中國人民都要接受許多評分,反映出他們「從商場交易到社會行為等所有生活面向的……可信任度」。
它與傳統的金融信用分數非常類似,每位人民的「社會信用」計算方法,是彙整龐大的個人資訊,並估算一個可信任度分數,分數的衡量標準基本上是依據一個人對社會的有用性。這項做法可能行得通,是因為中國人民幾乎普遍依賴微信之類的行動服務,社群網路、聊天、消費者評論、匯款,以及叫計程車或食物外送等日常事務,全部靠一支應用程式包辦。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者洩露出的訊息量相當可觀,且和自己密切相關,包括對話、朋友、閱讀清單、旅行、消費習慣等等,這些資料片斷可以形成籠統的品行評判基礎。一名程式設計師表示,購買太多電玩遊戲,或許會間接代表閒散怠惰,減低個人的分數;另一方面,經常購買尿布,可能就暗指父母的身分,這是具社會價值的有力指標。當然,一個人的政治傾向也在評分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個人在網路上對中國的凝聚力表現越「正面積極」,分數就越高;相反的,若一個人在網路發表的異議聲音「破壞社會信賴」,分數就會拉低。
在歐威爾式扭曲(Orwellian twist,譯註:指令人聯想到歐威爾小說裡的極權主義社會之行為或組織)中,這套體系的規畫公文也提到:「新體系會獎勵失信行為的舉報人。」換句話說,如果你舉報他人的不良行為,分數就會提高。你的分數也會取決於朋友與家人的分數,如果他們不夠正面積極,你會因為他們的負面消極而受到懲罰,由此鼓勵每個人去塑造自身社交網路裡的成員行為。
賦予可信任度分數力量的,是為它奠定基礎的獎賞與風險,兩者都很實際,且感受得到。這套預計在2020年全面部署於中國的評分體系,已經用在求職申請評估和發送小獎勵上,例如:得分不錯的人,可以在咖啡店免費為手機充電。不過,如果你的分數太低,就會失去使用任何東西的權利,從通宵火車的保留床位到福利津貼都是。這項分數甚至被匯集到中國最大的線上婚介服務中,就這樣,在中國政府眼中的價值,也會形塑人民的浪漫愛情與生育的觀點。
因為搶先起步的優勢與大規模的投資,中國成功讓網際網路順應國家的意志,雖然其他國家沒能享有像中國這樣的成功水準,但它們確實很嫉妒。泰國、越南、辛巴威和古巴等國政府,據說都在探索如何建置自己的中國式網際網路。俄羅斯總統普丁甚至簽署協議,邀請有經驗的中國審查員指導俄羅斯工程師,建置先進的網路控管機制。過去美國的科技公司曾協助中國安裝防火長城,中國如今也像這樣,開始把它辛苦得來的審查制度經驗,輸出到世界其他地方。
像這類的規畫清楚說明,網際網路並未擺脫獨裁政權的束縛,反而成了維持其強權的新工具。有時候,針對有形硬體本身或是眾人使用硬體方面,施行明顯可見的控管,網路就能支持強權;其他時候,透過幕後複雜的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也能維繫權力。以上兩者都會發展成相同的結果:控管資訊與掌控人民。
不過,網路還能給予獨裁主義者一項前所未有的工具。在網路的世界,他們可以跨越邊界,延伸自己的觸角去影響「其他」國家的人民,而且就像在自己的國家一樣輕而易舉。
這是一個看起來絲毫不像審查制度的審查形式。
書籍介紹
作者:P.W.辛格(P. W. Singer)、艾默生.T.布魯金(Emerson T. Brooking)
譯者:林淑鈴
如果你近日即將前往中國大陸,
記得,「千萬不能」把這本書放入你的行李箱。
第四章、第八章的內容足以讓你惹上麻煩。
  • 政府透過網路計算你的「社會信用」,分數不夠連火車票也不能買!猜猜看是哪國?
  • 泰國臉書出現一張泰皇穿低腰牛仔褲照片,按讚的人都犯了「冒犯君王」罪。
  • 俄羅斯政府操縱了28個假帳號,這些帳號已吸引了一億四千五百萬人按讚。
  • 梗圖、搞怪討罵、偏激說法引戰……有心人藉此洞察你的思想。你知道嗎?
這就是21世紀最新的戰爭型態:讚爭。
不需要任何武器,只要你曾在網路上按了讚+分享,你就參戰了。
不管你對這個「讚」是真有興趣或出自好玩,
有心人就是會一直對你「感興趣」。
本書作者P.W.辛格(P.W.Singer)和艾默生.T.布魯金(EmersonT.Brooking),
是智庫機構「新美國」的戰略專家,以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
他們親自走訪社群媒體公司、美國國防部與情報系統,
了解「網路戰」到底怎麼進行?酸民如何養成?為什麼一開始的單純小摩擦,
最後卻演變成「砲轟」、「找碴」,甚至是槍殺?有人該為此負責嗎?
中國、俄羅斯、川普、恐怖組織、帶風向者、內容農場,又是如何操縱社群媒體?
  • 讚爭開打:按讚+分享=參戰,網際網路統治了你
製造話題,發動襲擊,你的注意力就是他的武器
本來,你可能不認識川普,只知道他是位愛罵髒話的節目主持人,還破產了;
後來,你開始關注他的1.5萬則主觀的罵人批評性推文,
這無形之中助他產生人氣——甚至勝選。
如何善用每份人力?群眾外包——恐怖分子也這樣擴大組織
敘利亞內戰期間,恐怖組織ISIS怎麼招募聖戰士?YouTube就是他們的人力銀行。
接著,一個住在美國的傢伙上完廁所後,手上立刻沾滿遠在敘利亞少年的血,
為什麼?只因他邊上廁所邊在一場虛擬線上投票中按下一票:
「該處決還是釋放這名恐怖分子?」
  • 想什麼、做什麼,不知不覺都聽政府的
政府控制人身,讓我們淪入沉默螺旋
泰國警方施行一項「網路童軍」專案,鼓勵兒童舉報朋友和家人的線上活動,
且每通報一項不當行為,就會得到賞金15美元。
久而久之,人們會陷入沉默螺旋——為了更融入社會,默默減弱自己最偏激的立場。
控制公民思想,河蟹你
1998年,中國正式展開「金盾工程」,就是關鍵字過濾系統,
任何帶有禁用詞的訊息都無法傳送到接收對象。
網民只好衍生出大量雙關語來繞過篩檢,像是「被河蟹了」、「小熊維尼」……
等監控軟體察覺後,可愛的小熊維尼從此在中國網路上消失了……。
  • 如果你也想利用讚爭反制,該怎麼做?掌握幾個原則
「敘事」:你得會編故事,故事越簡單、越能帶動風向,越好
只要你能掌控故事,就等於告訴閱聽眾,誰是英雄、誰才是壞蛋。
索馬利亞恐怖組織、聖戰士頭目用自己的故事說明:
敘事的力量比一整個海軍或彈藥更大。聽聽恐怖組織怎麼編故事。
激起「憤怒的力量」:酸民不愚蠢,而是搧風點(怒)火專家
中國數據科學家曾分析,20萬名使用者中傳播的7,000萬訊息,發現
憤怒,是流傳最快與最遠的情緒。一個網路好酸民的關鍵,就是
言論愚蠢到足以讓人信服,最終目標是讓你在網路上抓狂。

如何讓大家相信假訊息、假新聞?網路霸凌、傳遞色情,現在還有人監管嗎?
本書深入網路最隱祕的角落,讓你看見社群媒體裡最意想不到的狀況。

余杰:香港人開始撕掉「中國人」的標籤

$
0
0


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日常化、長期化及全球化,使得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發生了巨大的位移。此前,「中國香港人」是香港人身份認同中的「最大公約數」;而如今,「中國人」這個山寨式的劣質標籤,終於被相當一部分香港人毅然決然地撕掉了。

2019年4月,美國波士頓愛默生學院的香港學生許穎婷在校報《柏克萊烽火報》(The Berkeley Beacon)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我來自香港,不是中國》。這篇文章開宗明義頭一句就這樣寫道:「我來自一個城市,我不歸屬的國家所擁有的城市。」許穎婷還寫道,她的一名台灣同學雖然愛台灣,但因為怕為了身分認同和中國朋友爭執,因此被迫接受了「中國」的身分,而她拒絕這樣做,她認為香港人和中國人這兩種身份認同無法並存。

許穎婷的文章引發了很多中國留學生的反彈、攻擊。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其文章後面留言謾罵,要求其「修正」身分認同,澄清「香港人就是中國人」的「終極真理」。該篇文章還被人轉發到中國墻內的社群媒體上(中共的宣傳部門故意允許其在墻內流傳,以激發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導致撰文者遭受更多的語言霸淩。有中國讀者在其社群媒體上揚言說,要殺死「任何反對我最偉大中國」的人,這種赤裸裸的威脅讓許穎婷備感恐慌、身心疲憊。極為可悲的是,中國是一個沒有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基本人權得不到保障的豬圈,這是很多中國家長送孩子到西方留學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國留學生到了自由世界,並沒有呼吸自由的空氣、學習過文明的生活,而是竭力將自由世界污染成又一個豬圈。

在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近日發生了一起因不同的身份認同引發的嚴重的暴力襲擊事件。來自香港的留學生賽琳娜與一群支持香港反送中示威的學生在得到學校許可後,在校內建置連儂牆。有三名中國男學生走向她們並包圍她們,其中一名中國學生向賽琳娜表示,就算這群支持香港示威的學生透過連儂牆表明自己是香港人,但在外國人眼中,她依舊是中國人。賽琳娜則堅定地表明香港與中國完全不同。另一名中國學生立即回應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並激動地斥罵她說:「如果妳不喜歡中國的話,大可滾出中國。」賽琳娜回答說,她就是因為不喜歡中國才移居紐西蘭。然後,這名中國學生罵她「不是人類」,並強調因為賽琳娜聽不懂普通話,「所以是一隻豬」。該名中國學生甚至公然用肩膀衝撞賽琳娜,賽琳娜因此跌倒在地。

從視頻中可以發現,面目猙獰的中國留學生儼然變成了橫行於校園的黑勢力,可以跟元朗白衣人相媲美。讓人疑惑的是:這幾名在豬圈中生活太久的中國學生,如果真的愛中國的話,為什麼要到紐西蘭來留學呢?他們自己過著豬一般的骯髒生活,卻用「豬」來咒罵那些不願當中國人的自由的香港人,多麼荒唐可笑。

在一九九七年之前,有大批先知先覺的、不信任共產黨統治的香港人離開香港、移居加拿大。在加拿大的香港人,近年來加速完成了「去中國化」的身份認同。加拿大香港人過去會介紹自己是來自香港的華人(Chinese Canadian from Hong Kong),但自從發生加拿大和中國外交緊張以及香港反送中運動後,不少加拿大香港人刻意和中國切割,已有越來越多香港人不願稱自己來自中國,這是一種政治信仰和價值觀的明確表態。

在一九九七年之前,有大批先知先覺的、不信任共產黨統治的香港人離開香港、移居加拿大。(湯森路透)

有學者指出:「現在越來越多人這樣講:我是香港加拿大人(Hong Kong Canadian),不再提中國人(Chinese)這個術語。未來香港加拿大人這樣的身份認同會愈來愈強。」即便同樣生活在加拿大,中國移民和香港移民在理念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一觸碰自由、民主、法治等議題就能發現,兩個外表看似接近的群體,基本不太能在同一個軌道上交流,難免會有衝突發生。「當一個人說,我是香港來的、我是香港人(Hong Konger),如果一些民族情緒較為強烈的中國學生聽到時,就會反問說:你不是中國來的嗎?香港不是中國一部分嗎?這個衝突本身就表明背後隱藏著尖銳的矛盾。」

這種身份認同的變化,其實並不始於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以及此前失敗的雨傘革命。早在2013年,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在網上進行民意調查,問題為「如果有可能,香港人是否願意投票回歸成為英國海外屬土」。結果顯示,認同讓香港成為英國海外領土的投票者一度佔93%,而不認同歸英者僅僅佔大約7%左右。2016年6月19日及7月1日,「香港歸英運動」成員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請願,要求英國宣佈《中英聯合聲明》無效,將香港回歸英國。2016年7月,「香港歸英運動召集人」賴綺雯以保守黨名義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選舉,表明會爭取香港「歸英」。但最後被選舉主任取消參加立法會參選資格。其後去信英國駐港領事和英國外交部部長,希望英國政府應考慮宣告《中英聯合聲明》失效,讓香港重新加入英國。儘管面對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主流媒體的嚴厲打壓,香港人中的「歸英派」仍未銷聲匿跡,反倒蔚為大觀。

香港人對身份認同的重新選擇,驗證了出生於千里達的英國作家奈保爾對第三世界的深入觀察和思考:「自我殖民主義」遠遠比西方殖民主義劣質和殘暴。與西方左派的「絕對的多元主義」相反,奈保爾堅持認為文明是分層級的,其中有著原始與現代、落後與進步、光明與黑暗之區別。他尖銳地批判包括印度文明、加勒比文明與非洲文明等在內的非西方文明形態,並高度評價以當代英國文明為代表的西方文明,認為後者才是「普世文明」。奈保爾在論及諸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困境時,他的看法顛覆了左派的「政治正確」:雖然西方的殖民統治給若干前殖民地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文化震盪和經濟破壞,但這不應成為這些國家政局動盪不定、百姓愚昧保守、經濟貧窮落後、文明發展停滯的全部理由。他發現了一個明明可見卻被諱疾忌醫的真相:一些從殖民統治下新獨立出來的前殖民地國家的現狀,其實比殖民統治時代更糟、更壞——強權人物的鐵腕統治、政府部門的貪腐無能、公民教育的普遍缺失、傳統文化的愚昧過時,以及眾多依附於獨裁政府的御用文人的粉飾太平等等醜惡現象不一而足。

奈保爾生前在其非虛構作品中基本沒有寫到過中國的情形,但他對非洲的描述跟中國極為相似。奈保爾多次赴非洲訪問,在其筆下,後殖民時代的非洲無異於一片部族間相互殘殺、政治上專制獨裁、民眾們愚昧保守的「原始叢林」,它毫無規則、發展停滯、弱肉強食。借其小說主人公薩利姆之口,奈保爾憤懣地評價說:「非洲是個很大的地方,叢林足以掩蓋屠殺的聲音,泥濘的河流和湖泊足以沖走淋漓的鮮血。」中國不也是如此嗎?中國的面積太大了,中國的「墻」太高了,以至於每一次的屠殺都能施施然地發生,之後很快無人知曉,而屠夫個個都能壽終正寢。

作者認為,努力掙脫「中國」這個醜陋的標籤和沉重的鐐銬的香港人,必定擁有自由而美好的未來。(湯森路透)

十四億中國人中的大部分人,都安於奴隸的狀態,甚至自願幫助主人平息香港人逃脫奴隸命運的掙扎;而香港人正是因為在英國的優質殖民統治下生活了差不多一百年,才有拒絕被貼上「中國人」這一恥辱標籤的智慧與勇氣。在1997年的一次訪談中,奈保爾曾反問激憤說:「為什麼有些國家和民族允許自己被剝削和摧殘?他們性格中的哪些特點允許這一切發生?它們的弱點是什麼?人們會發現,它們的弱點依然存在,這些弱點可能來自內部,來自某些民族的局限性,它們文明或文化的局限性。」在被問及對於非洲的總體看法時,奈保爾悲觀地說:「非洲沒有未來。」同樣,中國也沒有未來,任何人跟中國捆綁在一起都沒有希望;反之,努力掙脫「中國」這個醜陋的標籤和沉重的鐐銬的香港人,必定擁有自由而美好的未來。

※美籍華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捍衛者。蒙古族,出身蜀國,求學北京,自2012年之後移居美國。多次入選百名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知識分子名單,曾榮獲美國公民勇氣獎、亞洲出版協會最佳評論獎、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廖述宗教授紀念獎金等。主要著作有《劉曉波傳》、《一九二七:民國之死》、《一九二七:共和崩潰》、《顛倒的民國》、《中國乃敵國也》、《今生不做中國人》等。

川普正式加征三千亿美元价值的中国商品10%关税、大骗子习近平遭美国强力回击

$
0
0


------------
川普跟习近平彻底翻脸,宣布9月1日开始对3千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年代向錢看】川普翻臉,對3千億商品加徵10%稅

美丽新世界:linux 下的惬意生活

防火长城的主动探测系统

$
0
0
2010年到2011年,瑞典林雪平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系统管理员Leif Nixon在SSH日志中发现了大量奇怪的登录失败信息,这些刺探性的连接使用了看起来随机的字符串。他最后从IP地址分布中找到了规律:每一次刺探都紧跟在一次源自中国的合法有效登录5到20秒后。他得出结论,这是防火长城干的。他注意到刺探的频率在增加,推测是beta测试结束了,该功能开始广泛部署了。这是有关防火长城主动探测系统的第一份公开报告

2011年10月4日,一位用户向Tor递交了bug报告,称网桥在中国使用了几分钟后就停止工作。网桥是没有公开的Tor中继,是为了躲避审查系统对公开Tor中继IP地址的封锁。Karlstad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防火长城会在中国Tor用户连上一个网桥的15分钟内尝试与该网桥建立连接,确认是否属于Tor中继,确认之后就将服务器IP屏蔽。

主动探测系统是因应新的翻墙技术而诞生的,新的翻墙技术能抵抗传统的封锁,如将翻墙流量嵌入到TLS流中使得审查系统难以区分翻墙TLS和合法TLS,而域名伪装技术则用看起来无害的域名去隐藏被审查的目标域名,它一般利用的是CDN的域名。

为了避开深度包检测系统的指纹识别,Tor项目在2012年开发了第一个可插传输协议obfs2,它将整个Tor TLS流量封装在一个轻量级混淆层中。但obfs2在设计上有一个重大缺陷,它首先发送一个密钥,然后发送可用密钥解密的密文。审查者可以读取TCP连接首部的前几个字节,将其作为密钥去解密后续字节,如果解密后的字节是有意义的,obfs2也就被识别出来了。2013年3月,Tor用户报告obfs2私有网桥在主动探测后遭到屏蔽。2014年6月,Tor项目宣布淘汰obfs2,转向obfs3,开发obfs4。 

obfs3修复了obfs2的设计缺陷,使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确认通信双方身份再决定用密钥加密后续数据。要识别obfs3连接,审查者要么使用中间人攻击去获知交换的密钥,要么对看似随机的数据进行启发式探测。目前obfs3是Tor匿名网络最流行的传输协议,虽然遭到了主动探测,obfs3的网桥很少遭到屏蔽。

SoftEther是另一个受欢迎的分布式VPN服务,它也使用了一个类似Tor的公共VPN中继服务器列表,列表中的IP很容易被防火长城加入到黑名单中。SoftEther开发者采用的一个应对之策是在列表中加入混淆IP,这些IP地址是重要服务的IP,比如根域名服务器和Windows更新服务器使用的IP,所以防火长城不再采用自动方法屏蔽SoftEther,它必须加入一个手动验证环节,这就为蜜罐创造了条件,开发者发现了一个审查者使用的IP: 210.72.128.200,该IP地址被屏蔽之后审查者开始使用云了,如亚马逊的EC2。审查者最新使用的主动探测方法是模仿SoftEther的客户端握手去识别有效的SoftEther的 IP,类似“POST /vpnsvc/connect.cgi HTTP/1.1”,所以现在SoftEther的VPN已很难连上了。

GoAgent曾是另一个受欢迎的翻墙服务,搭建在Google App Engine上,使用Google的未屏蔽IP提供代理服务。我们都知道结果,Google的IP被大规模的屏蔽。审查者使用了主动探测方法去识别可用的Google的IP,它使用了一个特定的主机头文件:Host: webncsproxyXX.appspot.com,xx的值位于1到100之间。它有多个变种,但User-Agent一直保持不变: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Ubuntu Chromium/34.0.1847.116 Chrome/34.0.1847.116 Safari/537.36。

from https://www.solidot.org/story?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sid=45577

【陳佳】- 又见炊烟

中方称不惧川普加税

Viewing all 2045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